□本报记者 赵恩烽 马依钒

张诗绮 李小然

把稻谷制成米线,一线糅合息县米与信阳水;将红薯做成粉丝,丝丝紧扣红土地和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拉长食品加工产业链,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这样的方式立志成为产粮大县息县的“顶级厨师”。

把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参观通道一趟走下来,便可看到那些精米加工剩余的碎米粒是如何在现代化生产设备上走走停停,并最终幻化为一根根洁白晶莹的豫南米线。公司总经理张玉克说:“从收购粮食到稻米加工,再到食品加工,公司把粮仓发展成了厨房。如今,我们的自主品牌‘豫南米尚’牌米线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豫南米尚’牌酸辣粉丝也投产在即,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真正实现原材料生产利用零剩余。”

作为闻名省内外的产粮大县,息县连续7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量占河南省的1/50,夏粮总产量占信阳市的1/3。依托息县丰富的粮食资源,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入驻息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之初,公司以集土地流转、粮食储备、稻米初加工和大米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企业立足,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土地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流转种植粳稻1万亩,带动全县60万亩优质水稻的种植,产生综合效益4.5亿元。

粮食加工让公司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11年6月,被评为信阳市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信阳市绿色生产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12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优质大米荣获全国产品质量公证十佳品牌、中国消费者满意名特优品牌。

如何更高效地利用产粮大县的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公司主要负责人一直在探索。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把粮仓建成厨房,从农田占领餐桌,走粮食加工与食品加工相结合的道路,让二者珠联璧合,既提升产品附加值,又拉长工农产业链。

在河南工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2013年3月,经过3个月的试产后,该公司年产量达7000万桶的米线生产线正式投产。产品一经投放郑州、武汉、江西、陕西等各地市场,便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迅速站稳脚跟。目前,“豫南米尚”米线已形成多种系列,其中酸辣牛肉、浓汤排骨、麻辣牛肉等口味的米线畅销全国许多城市。初战告捷,该公司的同品牌酸辣粉丝也即将投产,做息县的“顶级厨师”成了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

粮仓变厨房,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了超市货架上的品牌抢手货;农田到餐桌,产业链延伸让工业发展成果惠及普通百姓。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粮仓”为道具,以“厨房”为舞台,长袖善舞,正有声有色。

记者感言

农产品的“镀金术”

□本报记者 马依钒

围绕粮食做文章,立足食品促工业。从粮食加工业拓展到食品加工业,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谙农产品的镀金之术。

采访中,一袋袋、一桶桶包装精致的“豫南米尚”牌米线让人心生感慰。息州大米与南湾湖水的“你侬我侬”让愣头愣脑的碎米粒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长米线,也让贴着豫南标签的食品在竞争激烈的方便食品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

给农产品镀金,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拉长了生产链,让该公司在主食产业化的发展之路上走得摇曳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