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者按:今年,信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们实地考察了我市49个乡镇、71个典型,客观地总结了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本报今日刊发此报告,以期我市在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使坚持科学兴林、大力推动林业建设达成共识,与时俱进地关注林业、关注生态、关注民生,共同加力把信阳建设得更美丽!

革命老区信阳是个林业资源大市。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林业,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把林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近些年来,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兴林,开启了林业建设的新局面。为了总结林业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推动信阳林业沿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方向更好更快发展,使其在建设美丽信阳中发挥更大作用,市老促会与各县区老促会于今年春末夏初共同进行了一次“科学兴林,改善生态”的专题调查研究。调研活动得到各县区和有关乡镇党政领导尤其是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参加调研的同志通过分组了解县区林业建设的全面情况,实地考察涉及49个乡镇的71个典型,收获颇丰。大家既为各地坚持科学兴林带来的可喜变化而欢欣鼓舞,又对全市林业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

一、科学兴林,林业建设跨上新台阶

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正确处理“要生态”和“要票子”的关系,既把改善生态作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又努力做到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相得益彰,从而推动了林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续写了信阳林业建设的新篇章。

1.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全市围绕改善生态安全体系的林业建设非常活跃:持续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坚持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管理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退耕还林、淮河防护林体系建设、山区综合开发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工程规划》等等。经过艰苦努力,各项建设任务均告圆满完成,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三增长”。截至2012年,全市有林地面积为820.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267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4.44%,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1.6%、102.9%和4.4%,其中森林覆盖率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4.04和14.28个百分点。反映生态建设新成果的“三增长”,使不同类型区的生态安全体系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山区新增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其他林种,使森林更茂密,环境更优美,强化了南部的生态屏障;北部平原实现高级达标的农田林网和初步建成的淮河防护林带,“网”“带”相依,增强了北部的生态屏障;中部丘陵垄岗地区通过发展片林、路道林、村庄林,也形成了连接南北生态屏障的较为完整的生态安全体系。河流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以平桥区建成两河口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淮滨县建设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代表,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全市10个县区都建成了“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区”。得到改善和强化的生态安全体系,更好地发挥了固土保水、调节气候、庇护农田、改善人居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生态承载能力的作用。信阳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河南省绿化模范市等荣誉称号,林业是功不可没的。

2.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生态文化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较大进展。一是经过长期努力乃至历史积淀,再加上近些年的精心培育,全市先后建成了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9处、湿地公园1处。这些地方自然风光之优美、文化内涵之丰富,闻名全国。二是城市和乡镇所在地建设都把生态文化建设列为重要内容,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力求建成园林城镇。城镇的生态文化韵味越来越浓。地处深山区的新县县城,风景秀丽,人称“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画中”。三是各地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都注重建设融入文化元素的林业精品工程,逐步建成了一批数量众多、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植物园、林业生态园、生态茶园、生态林果园、生态观光园、精品花卉博览园、生态民居、园林社区等。上述三个方面初步构成了信阳的生态文化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好去处,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热潮。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气也进一步形成。

3.绿色富民产业体系建设成果丰硕。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抓林业,生态建设上去了,绿色富民之路也越走越宽广。一是传统名牌产业强势扩张。比如茶产业,据市茶办统计,全市茶园面积由2007年的100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210万亩,净增110万亩。同期,著名茶乡浉河区的茶园面积由25.6万亩增加到56.5万亩,净增30.9万亩;茶农年人均纯收入由4646元增加到8718元,净增4072元。二是资源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比如油茶产业,全市现有油茶林40.73万亩,其中2008年以后新栽油茶保存面积16.9万亩,占现有油茶总面积的41.4%。传统油茶生产县商城县、新县,其油茶产业都有较大发展。商城县油茶挂果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鲜籽9600吨、精制茶油2000吨,产值1.5亿元。光山县油茶生产异军突起,种植面积由五年前的0.5万亩猛增至2012年的7.3万亩,新增6.8万亩,占全市新增油茶面积的40%。又如苗木花卉产业,全市苗木花卉基地面积由2007年的27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50万亩,新增23万亩。培育了“中国花木之乡”卜塔集的潢川县,种植苗木花卉的乡镇已扩展到十多个,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18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26万亩,年产值达16亿元。罗山、平桥等县区,苗木花卉产业也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再如林下经济产业,由传统的林下产品采集发展到林下种、林间养、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内容的系列产业。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已达267.5万亩,年产值39.3亿元,浉河、光山、商城被命名为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县”。固始县一些农户和养殖企业发展林下放养畜、禽,为社会提供绿色食品,年养殖量已达60万头(只),产值7800万元。新县箭厂河乡杨冲村农民曾广喜一家经营200亩山林,发展林下养羊业,辅以种植业,年创产值30余万元。商城县充分利用金岗台国家地质公园、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鲇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优秀森林景观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每年吸引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0多万元。三是新兴产业开始起步。比如平桥的石榴和核桃、固始的冬枣、罗山和新县的红豆杉等新发展的树种,一开始就着眼于规模经营,有的已初步形成气候。绿色富民产业的发展,凸显林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据统计,2012年全市林业产值为122.6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来自经营林业的收入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上升到19.8%,比2007年的17.6%增加了2.2个百分点。

二、改革创新,林业工作跃升新水平

近些年来,信阳各级党委政府在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中,既坚持了以往林业工作的好传统,又着力于改革创新,从而使林业建设跃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1.营造全社会兴林氛围强基础。全市上下通过联系实际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林业在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加深了认识,加快发展林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 “金山银山”,一手抓“绿水青山”,把林业建设提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市县区林业部门尽职尽责,主动谋划,协助党委政府抓好落实;广大农民变“要我种树”为“我要种树”,植绿、护绿的热情持续高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造林营林。一个全社会办林业的局面在信阳大地迅速形成。新县郭家河乡有个叫杨荣家的创业成功人士,在大连拥有过千万元的资产。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卖掉自己的固定资产,回到家乡与父老乡亲们一道投身林业建设,绿化了本村的2000多亩荒山。各县区都有不少类似杨荣家这样外出创业有成又回归家乡兴林的人物。他们的事迹集中反映了信阳人民对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和执着。

2.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增动力。信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于2008年全面展开。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核心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全市完成明晰产权的林地面积782.8万亩,占集体林地面积783.2万亩的99.8%;共为45.23万宗林地发放林权证43.7万本,发证面积752.6万亩,发证率96.1%;调处林权纠纷面积12.04万亩。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全市现已规范林权流转面积119.1万亩,占集体林地面积的15.2%;建立林权管理服务机构10个,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9.97亿元;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38家,入社社员2.16万户,带动农户7.7万户。“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权改革对林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造就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近些年的林业建设投资,既有国家林业项目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又有大量民间资金和其他资金。林权改革“搭台”,农户投资、合作社投资、民间人士投资、民营企业投资、外地企业投资等等,纷纷登台“唱戏”,对破解林业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地方,民间资本投入已经成为造林营林的主角。由于资金有着落、利益连着心,造林的规模大了、进度快了、保存率高了。

3.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注活力。一是由“木头经济”转向“绿色经济”。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农民走发展绿色产业致富的路子,实现了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双赢。二是由行政推动为主转向市场化运作为主。特别是新发展的民生林,大都是政府引导,职能部门提供服务,民间资本投入,实行企业化经营。罗山县建设长16公里、面积10050亩的环城林业生态示范园,吸引县内外9家民营企业参与,现已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建成9500亩。三是由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营。林地流转为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大户造林,少则百亩、几百亩,多则千亩、几千亩,规模效益日益显现。四是由单一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复合型、立体型林业渐成趋势。地处固始县丘岗地带的思乡缘林木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集林果生产、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和果品加工于一体的万亩生态园。现已建成的幼林区,有的地方林下种有黑花生、紫薯、西瓜、中药材等作物,有的地方放养鸡、鸭、鹅等家禽。这种以林为主、林农或林牧结合的集约经营模式,可为其他丘岗地区的综合开发提供借鉴。

4.依靠林业科技进步提效益。一是加强科研和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申报建设厅级林业重点实验室、创办市级林业科研示范基地等,为林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搭建工作平台。二是强化林业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市林业站所主持、参加了20余项林业课题的研究,涉及良种繁育、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这些成果的取得,加快了林业的科技进步。三是大力推广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几年来,全市推广多个树种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近百个,推广丰产栽培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多项,从而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提高林业的三大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光山县聘请十多位全国知名油茶专家到该县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其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平桥区积极发展“三松”(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两栎”(麻栎、栓皮栎)混交林,息县在平原绿化中实行多树种多色彩搭配,都体现了造林绿化的技术进步。四是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主要是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和探索科技扶贫新模式。为搞好科技下乡活动,市林业部门近几年精心编写、印发科普资料近20种、4万多份(册),培训林农和基层林业职工5000多人次。固始县林业部门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常驻一些林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堪称基层林业科技工作的创新之举。市林业部门在罗山、光山、浉河等县区的一些贫困村推广“公司+农户+科研机构”和“小额贷款+科研机构”两种科技扶贫模式,帮助农民发展绿色产业,累计取得5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为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探索了新路子。

5.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发展。一是坚持依法治林。实行一线巡查执法常态化,严格执行《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在全市划定388.38万亩公益林,设立标志,落实专项管理。对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挂牌管理。二是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落实防火责任制,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一旦森林出现火情,立即组织力量扑灭。多年来全市森林火灾危害率始终低于1‰的控制指标。三是认真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准确预测预报,充分发挥机防专业队和飞防设施的作用,及时、科学施治,使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

三、加力奋进,继续拓展科学兴林新业绩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产品的最大提供者。发展林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信阳林业本着“立足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的理念,已经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应看到,林业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和省关于林业建设的部署,思考这次调研所得,我们认为,继续推动林业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和坚持信阳发展林业的指导思想。一是把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和振兴林业。二是坚持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一起抓,使二者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这是个双赢之举、成功之道。三是坚持深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继续转变发展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向改革求发展、要成效,进一步解决好工作谁去做、资金哪里来、技术如何出、利益怎样分配的问题,努力做到合理配置资源,科学持续发展。四是坚持保护资源和推动发展并重,巩固现有成果,着力在提升水平上狠下功夫。五是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兼顾特色,把国家和省里的部署因地制宜地落实好。据此,现对继续推进科学兴林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1.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正确处理林权持有者和流转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切实搞好林权流转服务,努力实现林权流转规范化、制度化,吸引更多的创业成功人士、本地和外地企业投资信阳林业,并维护好林权转出者的利益。要从规避贷款风险和简化贷款程序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林权抵押贷款遇到的困难,真正把林权证变成“绿色存折”,为农民发展林业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要积极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林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靠集体的力量解决一家一户无力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降低林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进一步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以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和信阳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持续打造美丽信阳。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解决山区、丘陵、平原、城镇和农村社区绿化方面存在的不足,全面强化林业生态安全体系。二是把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列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三是加大生态文化建设力度,既造林又造景,努力建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化体系。

3.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绿色富民产业一般都具有使农民“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的优势,应该加力发展。一是继续发展茶产业。要巩固现有茶园,开辟新茶园,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使茶基地、茶工业、茶市场、茶文化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二是积极发展油茶等产业。油茶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又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茶油是世界名优油品之一。信阳南部光、热、水、土条件比较适合油茶生长,新县、商城、光山、固始、罗山被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山区群众既有种油茶的传统又有发展油茶产业的现实积极性。茶油加工业也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因此,在山区发展油茶种植是必要的、可行的。要支持条件适宜的山区发展油茶产业,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户和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油茶基地。新造油茶林要选用优良品种,讲求造林保存率,加强幼林管理,养好树势,使之较快地进入丰产期。在积极发展油茶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苗木花卉、小杂果、杉木、竹子等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林下经济,大有可为。要以县区为单位作好规划,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使林下种、林间养形成规模;注意指导农民正确选用林间放养的畜种禽种,合理安排放养密度,避免损害林木和过度消耗林下植被。要在进一步提高现有林业景区、景点品位和积极建设新景区、新景点的同时,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把森林旅游和农家游紧密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四是努力破解板栗产业效益不高的难题。可以考虑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法,攻一攻虫害防治、高接换种和产品加工,即使取得一个方面的突破,也会使现状得到改变。五是围绕林业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完善产业链条,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4.加强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健全林政管理体系,像新县那样恢复林业大乡镇的林业工作站,以解决乡镇林管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为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充实专业技术人员,解决林业科技队伍的“年龄断层”问题。三是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县区林业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创办为林业建设服务的经济实体,以减轻单位负担,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是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并逐步增加森林防火和森林重大病虫害防治经费,满足日益繁重的森防工作需要。五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森林和涉林项目保险,解除各利益主体发展林业的后顾之忧。

我们坚信,随着科学兴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信阳林业一定能够建成更加完善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绿色富民产业体系,为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丽信阳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