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邹 乐
张继疆 程 成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不在广,有史则名。“开漳圣王酒,唐人故里情”。坐落于闽台祖地固始县的双板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传承、弘扬开漳圣王文化,振兴地方经济,做大做强民族品牌,挺起民族产业的脊梁。
2000年,“固始合伙人”齐中俭、张明友、张国虎收购了当地一家民营企业龙港酒厂,创建了双板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三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然而在豫南大地却升起了一颗璀璨的企业之星——固始双板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它以“部优”、“省优”的身份,“QS”认证的资质,以5万吨的年产量、绝对的市场占有率、数亿元的年产值、上千万元的利税,正逐步实现由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由地方品牌到国家知名品牌,由“我去卖”到“人来买”的蝉蜕。化蛹为蝶,历经十三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公司旗下“开漳圣王”、“金河南”、“龙湖粮液”三大主打品牌的系列白酒已成为江淮大地数以千计的消费者宴席中不可或缺的美酒佳酿。
试问,一个最初建在穷山沟,由几个农民“拉扯”大的企业,到底经历怎样的磨难,从荆棘区杀出一条血路?又有怎样的智慧,终于步入知名品牌的殿堂?
俗话说:“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双板桥酒业的三个老总齐中俭、张明友、张国虎合作了30年,在固始县早已名声在外,被誉为“固始合伙人”、“三剑客”,而他们的合作模式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三合板”。谈起当初三人合股办企业,齐中俭感慨颇多:“可以说是强烈的创业意识、责任感、使命感把我们凝聚到了一块。30年来,我们真正做到了几个共同:在生活上同甘共苦;在工作上同工同酬;在决策上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大家心往一处,很少去算各自的收益账,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就是在不断地忧患、不停地调整、不懈地努力,一路走过来的。”
创业初期,正值国家推行白酒生产许可制度,很多正在开办的企业都轰然倒掉,作为新生企业,双板桥酒业真可谓“生不逢时”。然而,靠着三位老总的毅力、魄力、魅力,一路过关斩将,不仅取得国家生产许可证,而且面对已被知名品牌占领的白酒市场硬是闯出一片天地。“避开锋芒,寻找市场。我们的第一步棋就是‘村官战略’,让村干部成为我们的经销商,通过他们的带头消费,带动‘金河南’市场的铺展。”2001年夏天,三人骑着摩托车,一个半月跑遍了全县601个行政村,逐家逐户打开销路。刚刚实行“村官战略”的时候,副总张国虎去一个村部联络销路,还没说出所以然,就被该村部一个彪汉当成骗子揪着衣领给推出门外。
“吃得苦上苦,方为大业兴”,通过三位合伙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双板桥酒业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作为高端主打产品的“开漳圣王酒”已销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开漳圣王酒”的民族品牌已享誉国内外,双板桥酒业也将成为豫南大地上酿酒行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记者感言
唯宽可以容人 唯厚可以载物
□本报记者 邹 乐
薛瑄曰:“唯宽可以容人 唯厚可以载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国典故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名言典故,无不在阐述着同一个道理:合作之重要。固然如此,但人们也知道:成功合作并非一件易事。
生活中经常听到:“合伙生意不好做,不能做!”然而双板桥酒业公司三位创始人从最初合作创业至今已有30个年头,他们不但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合作之路,而且在合作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绩的取得与他们三人宽厚的为人处世风格息息相关。
一起合作的30年肯定会有分歧的时候,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合伙创业者,他们能宽厚待人,懂得如何把握“合作”,懂得什么是“合作”分寸的度。他们在平时的交往与合作中能够坦诚,互相尊重对方,摆正自己的位置。遇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能够平心静气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只有向前看,让成功的希望激励着合作的各方摒弃前嫌,勇往直前,抵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