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贺林
父亲于2010年7月19日仙逝,距今已经三年多了,由于工作缘故,未能静下心来写篇纪念文章,近偶逢闲暇,写几段儿时记忆,以此怀念逝去的父亲。我的父亲叫杨永和,出生于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我的祖籍在禹州市岘口乡。父亲于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二野九纵二十七旅八十一团一营机枪连战士。曾参加过伏牛山游击战、解放洛阳、郑州、开封及淮海战役。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10月,在解放广州的战斗中负伤,评为三等甲级革命残废军人。1950年至1952年,父亲担任禹县十三区岘口乡主席。1953年,参加省水利厅机械队;1962年,到商城县水利局鄢岗农机管理站工作;1973年,在信阳地区五里墩首批农机培训班任教;1975年,进入信阳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学,直至退休。
我出生在商城县鄢岗乡,姊妹四人,男孩就我一个,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我排行老三。当时我们家住在曹寨大队大湖生产队,我家的两间草坯房建在河堤上,紧挨着淮河的支流胡河。有一年发大水,把我们家房子冲毁了,于是我们搬到了街上居住。
父亲小时读过私塾,有点文化,性格耿直、豪爽,脾气急躁。他从部队复员后,回到家乡干了三年乡干部,就参加了省水利厅机械队。在这期间,他刻苦学习机械理论,积极拜师学艺,通过实践掌握了基本的机械驾驶及维修技术。1955年,参加了南湾水库的施工建设,他开推土机进行现场施工作业,将汗水挥洒在南湾水库建设工地上。在商城县鄢岗乡农机站工作期间,父亲靠过硬的农机驾驶和维修技术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经常深入各个生产队,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诸如抽水机不工作、发电机不运转等各种问题和困难。记得小时候,我跟着父亲下乡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因为每次检查维修结束时,大队干部、村干部都是盛情留我们吃饭,做些好吃的食物,如焖鸡子、炖猪肉、烧鱼等美味。那时人们生活很贫困,美食一顿真是解馋!
1977年的某一天,父亲下班回来喜形于色,大声告诉我们说:“今天我买了个好东西,你们看这是啥?”我们聚拢过去一看,是一个崭新的收音机,大家高兴地手舞足蹈。1984年夏天,我家买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观看当年汉城奥运会,当时觉得真带劲!
在信阳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父亲担任学生实习教员,别看我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农业机械操作与维修技术相当过硬,他带学生上实习课,指导学生们操作各种农业机械。父亲宽厚仁慈、耐心细致、认真负责、诲人不倦,学生们都爱上他带的实习课,尊称他为“杨师傅”。他的学生遍布河南境内,可谓“桃李满天下”。
父亲为人厚道、直爽,身上带有典型的北方汉子特征,做事认真、细致,处理问题也是直来直去。他勤俭朴实,从小就教育我们几个要节约粮食,不能浪费,我们现在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并且代代相传。
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我父亲从省水利厅机械队下放到商城县后,所转户口的手续不慎丢失,为此我们一家丧失了城市户口,而就地落户在商城县鄢岗乡。为此,父亲多年来一直牵挂、奔波,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全家人转为城镇户口,父亲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仿佛成为世上最幸福的人!
父亲平时性情温和,但有时发起火来,挺吓人的。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调皮惹恼了父亲,他大发雷霆,随手抓起一卷软席朝我打来,我急忙躲避,最终软席未落下来。
父亲对子女要求较严,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是全力支持我们几个读书学习。我的两个姐姐都是高中毕业,大姐毕业后的第三年就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二姐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复习两年后,参加工商银行招干考试,被成功录取,成为一名银行职员。小妹初中毕业后参加中招考试,被郑州幼儿师范学校录取,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则在1982年考进河南省会计学校,1984年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回忆往事,我们深深感谢父母的培养,使我们得以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负责的人,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2010年7月份,父亲已经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在他病重的日子里,我利用星期天回去看望,当得知他的孙女已经被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录取时,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父亲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