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敏

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在中国,没有人会对改革一词陌生。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中国模式。骄人的成绩,力量来自人民。正如公报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所提供的重要经验的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快速发展中累积的问题,也让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是中性的,并不必然带来理想的结果,如何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答案仍然是依靠人民。

今日的深化改革,需要聚集国人的智慧与力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改革“攻坚期”面对的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破解的错综复杂的矛盾,需要突破的认识和利益的掣肘,等等,都要求集国人的智慧与力量,把众人的智慧与力量集中到深化改革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改革事业才能有强大的根基,才能进展得顺利。

今日的深化改革,需要顺应国人的意愿与需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要,在得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发展的目的是强大,强大的目的是惠民。我国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群众,让人民能过上美满幸福的好日子。无论是金融、财税改革,还是收入分配、户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一切只有回归到根植于人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群众的意愿与需求,深化改革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深化改革才能时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

今日的深化改革,需要全民关注、参与和支持。古往今来,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没有局外人、旁观者。因为每个人既是改革的利益攸关者,更是改革的力量之源。现实当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渴望改革、呼唤改革,但一旦改革涉及自身,即使对自己有利,也存在这样那样的游移,不愿意主动接受变革,积极参与改革;而如果改革对自己的利益造成影响,哪怕是暂时的,哪怕从长远来讲是利大于弊的,也会站到改革的对立面,阻挠甚至破坏改革。因此说,改革如要成功,就必须破除这种“叶公好龙”的心理,关注、参与和支持改革。

为了人民的改革是伟大的改革,而改革没有旁观者,只有全民关注、参与和支持的改革,才可能是成功的改革。艰难显勇毅,笃行弥珍贵,我们不仅期待改革,更要投身改革。

(作者系中共信阳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