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温 青 记 者 曹 政

军医名片:赵涛,解放军第一五四中心医院呼吸消化内科主任,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第二军医大学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擅长消化内科疾病诊断及胃肠镜检查治疗,对呼吸消化内科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在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消化道支架置入、胆道胰管疾病的十二指肠镜下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如果你的年龄超过45岁,有不明原因贫血,或黑便,或大便带血,或家族有胃肠道病史,都建议做一次内窥镜检查。”这是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从事呼吸消化内科疾病研究长达15年的呼吸消化内科主任赵涛对患者的提醒。

赵涛自1998年从医以来,立足微创化解除患者病痛,致力于通过内科手术治疗早期胃肠道恶性疾病研究,在他的带领下,一五四医院率先在豫南地区成功开展胃肠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微创外科治疗,科室开展的内窥镜下微创治疗胆管结石术(ERCP技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都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无创化、微创化取石,为病人减轻了痛苦,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赵涛介绍说,在中国只有14%的肠道癌患者是通过早期诊断发现的,而在日本,这个数据可以达到50%-70%。癌症发现越早,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他所接触及治疗的患者中,有部分病人由于前期没有及时发现肿瘤,导致后期演变成癌症。

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他一直以给病人找一条健康正确的治疗道路为己任,让更多的患者少走甚至不走治疗弯路。“很多患者对肿瘤的认知不够,导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结果延误了发现和治疗的时机。”他接触的很多病人都有类似的现象。

今年3月,一名患者不明原因的腹泻、便血,以为是痔疮,便到肛肠科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减轻病情,便来到消化内科找到赵涛,赵涛用肠镜给其做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多发息肉,并且处于很严重的状态,息肉都把直肠口给堵住了。类似这样严重的病例,赵涛见过的不止一次,于是,他果断地给病人施行了ESD手术,并且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手术摘除一半息肉,先保证直肠通畅,休息3个月后,再施行一次ESD手术,从而把息肉全部摘除,目前,病人通过第一次ESD手术恢复良好,准备接受第二次手术。

赵涛坦言,“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乃至沟通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他常对科室人员这样说,“很多医生医疗技术不错,但是说话不讲究艺术,有时也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目前很多消化类疾病都是人的心理原因导致的。我们不仅是医生,还是病人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对病人的疏导,将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排除,同时通过健康宣教来告诉患者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科学地进行防范。”

日前,患者董某来到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呼吸消化内科就诊,入院时已经间断性上腹痛一年有余,并突然加重,经检查患有胆总管结石并胆道系统扩张,且患冠心病已久。经赵主任反复与其沟通后,他同意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当日,手术顺利进行,十天后,董某没有留下手术伤疤便康复出院了。为董某实施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他诊疗操作,主要适用于胆管结石、肿瘤、复发性胰腺炎等,相比传统外科开刀取石技术有着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不受多次手术后胆总管粘连和年老体弱的限制,降低了手术风险,深受患者好评。

无论是在给病人治疗,还是心理疏导,赵涛都喜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艰涩的医学知识讲给他们听,不仅能让患者简洁明了地了解病情,还能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而在同事们眼里,赵涛主任站得高,看得远,思维比年轻人还活跃。他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人,悉心带教,为消化内科搭建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年轻医生从他身上受益匪浅。

“胃镜肠镜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检查时,病人肯定痛苦不堪,加之图像稍纵即逝,必须要有一双鹰一样的火眼金睛!”在内窥镜室做内窥镜检查时,赵主任总是告诉年轻医生,在胃肠道的不同位置,手怎样操作,抬到哪个角度,内镜放在哪个位置,在哪些地方一定要告诉病人要深呼吸,这样,才会减少痛苦。

经历了多年的摸爬滚打,赵涛总结的经验就是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考虑问题要从整体出发;抓住国际上的新技术,引进或主动掌握。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有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个团队的整体实力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