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晏乾坤)自去年12月5日,潢川县首届民间奖项颁奖至今,一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已经在该县蔚然成风。11月19日,当记者采访荣获“诚达金笤帚奖”的潢川县环卫工人代表张玉芳时,她激动地告诉记者,民间奖项虽然很小,但它却是对我们普通群众认真工作的一种认可。对普通群众工作的认可,群众就有尊严。而这种尊严,也是社会正能量的一种具体体现。不然,让歪风邪气占了上风,这个社会就不和谐了。
近年来,在潢川有一群热心人,拿出自己的钱设立奖项,用以表彰那些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作出贡献的人。人们把这种奖戏称为“草根奖”。记者在潢川县采访时获悉,目前,该县已有“叶榄绿色与和平奖”、“王少林慈善公益奖”、“张雷见义勇为奖”、“米拉文学艺术奖”、“诚达金笤帚奖”5个民间奖项,已有70多名基层群众获此殊荣。而环卫工张玉芳获得的“诚达金笤帚奖”,就是河南省诚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兵为常年工作在环卫工作一线的环卫工人设立的。
据悉,民间奖获得者大多来自基层,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广大百姓纷纷效仿学习,自觉投身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从而形成了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个体到群体的“滚雪球”效应。如王少林自费设立“慈善公益奖”后,他所带领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仅注册的志愿者已达800多人,志愿者们纷纷参与到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捐赠、关爱自然环境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大军中来。而这支大军,已经成为了节假日里潢川街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间奖的不断涌现,体现了向往和谐、营造和谐的平民责任。对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扶持、培育。县文明办主任杨玉清告诉记者,表面看民间奖的主体是民间,主导也是民间,实际上政府也在起着支持、支撑的作用。当某个“草根奖”进入评奖程序时,县文明办工作人员就忙着协调媒体进行宣传,出面聘请评委;举行颁奖仪式时,邀请县领导出席。有的设奖者租用会场有困难,他们就帮助联系借用会议室。“没有政府的支持引导,民间奖就不可能做大,倒有可能半途夭折,这不是客套话!”叶榄坦言。
民间奖评奖的标准却并不低,要入围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叶榄绿色与和平奖”由自荐和社会推荐产生,“诚达金笤帚奖”有评奖委员会和监委会,“王少林志愿者奖”、“张雷见义勇为奖”均由群众投票评奖,“米拉文学艺术奖”还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实施细则。
民间设奖产生的“群众设,群众选,群众评,群众学”的滚雪球式的连锁效应,促使崇尚公德、尊老爱幼、注重环保、热衷公益等观念意识在潢川百姓中间蔚然成风。今年以来,黄久生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张雷登上了2013年9月份的“中国好人榜”,并且荣获了“信阳市首届道德模范”称号,叶榄、刘德兵也获得“信阳好人”荣誉称号。
潢川县文明办杨玉清告诉记者,“草根道德奖”让人们看到了民间向善力量的强大,看到了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后,百姓自发自觉追求良好社会风尚的良好愿望。他从另一个侧面,告诉群众,榜样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去做,尽管是小事,小事也可贵,只要能坚持,小事成大事,平民成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