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童

昨日,息县项店镇农场主张德总算要收自己的30亩宝贝水稻了。

“不能急着收,这些台湾来的水稻下种晚。”张德说,“县农科所的人这两天来测产了,亩产过千斤没问题。”

亩产过千斤,意味着台湾人陈敬诚的生意做成了。

根据下种时的协议,陈敬诚提供稻种和种植技术,张德的农场试种30亩,陈敬诚以每亩1500元回收稻谷。

陈敬诚说:“我的‘台粳一号’水稻,培植时就有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而且售价高。息县的气候很适合种植,农民不敢种,我才开出每亩1500元的条件回收。”

几年来,息县一直致力于水稻种植的“籼改粳”,即改传统普遍种植的籼稻为米质更好的粳稻,少数农民积极性一直不高。

息县农科所所长陈全成说:“一些粳稻好是好,容易病,难管,农民怕。”

张德试种的“台粳一号”不难管,因为陈敬诚不准他施化肥农药,只让他用土杂肥。这让张德捏了一把汗。

“不用化肥农药,能长大?能结籽?”张德说,“农民都生怕化肥用得少,更怕病虫害。”

试种的30亩水稻没让人失望,越是后期越喜人,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

临河乡农民张杰经营200多亩地,是张德农场的常客。

张杰说:“这台湾稻真行,不生病。不用化肥农药还省钱,我明年最少种100亩。”

和张杰一样等着种台粳一号的农民还很多,按张德说的“肯定不止两千亩”。

台商陈敬诚有他的考虑:“明年推广后就要在这里建米厂了,我担心农民不肯再按1500元每亩的价卖稻谷。”

张德说:“他肯定担心,这样的有机米一斤能卖三四块,谁还那个价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