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难事当家事。忠诚为党分忧,真情为民解难,用铁肩担起了为民仗义执言的道义,把一颗赤诚的心奉献给了固始的173万父老乡亲。他就是固始县信访局局长齐云涛。

从1972年参加工作,到1983年踏上信访这个特殊岗位,从信访局办事员到信访局长,齐云涛一干就是30年。

“齐局长是我全家的恩人。”固始县洪埠乡一对70多岁的夫妇逢人就动情地说。1995年,两位老人的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痛不欲生。因对法院判决不服,老两口身披冤衣、乞讨上访十多年,跑遍了京、省、市有关部门。万般无奈,听人介绍,老两口找到了齐云涛。他热情接待,耐心倾听,老人反映的问题属涉法案件,又经两级法院终审,按有关规定信访部门不应受理。齐云涛对其家庭遭遇深表同情,亲自奔走于相关部门,多次向有关领导汇报,多次走进两位老人的家中,用情、用理、用法反复做工作,并多方筹措资金10万元对两位老人予以救助。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情况交流》,以“十年坚冰被融化”为题报道了这个案例。

30年来,齐云涛走遍了固始的山山水水,全县33个乡镇636个行政村村村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走进过5000多户上访群众的家门,先后亲自或参与处理信访案件1000余起,处理疑难信访案件300多起,成功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50余起,为数千名群众解决了信访诉求,使1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他用真情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被称之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齐云涛性格刚强,铁骨铮铮,是个血性汉子,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2002年年初,面对固始信访局连续3年全市信访工作目标考评倒数第一,软硬件落后,工作难以开展的局面,他接任了信访局长,就提出“干就干实事,创就创一流”,并向县委立下军令状,当年年底扭转不了被动局面,就地辞职。怀着对事业的执着,上任伊始,他向全局发出了“干实事、创一流、争第一”的口号,十多年来,齐云涛带领他的团队,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002年,固始县率先实行了“公检法司”四长接待制度;2003年率先实行律师参与接访制度;2004年,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向全社会公布了全县乡科级以上领导的手机号码,开通了网上信访,开办了《百姓有话说》电视栏目;2005年,固始在全省率先实行每日有一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接访制度;2006年,实行“一站式”办公,全县15个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相关的局委派员进驻县接访中心开展工作;2008年,推动全县32个乡镇高标准建设群众综治工作中心,将中心主任高配为副科级,争取一次性拨款96万元,为乡镇群众接待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全县601个行政村配备了群众工作信息员;2009年,考虑到“一把手出面事好办”,出台了“书记县长定期会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制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0年来,他先后30次受到县级表彰,26次受到市级表彰。2005年被评为“信阳市首届十大新闻人物”、“信阳市劳动模范”,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十大优秀信访局长”称号;2007年被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信访系统优秀办信员”称号;2011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记个人二等功,入选2011年“中国好人榜”,被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被授予“全国优秀信访局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