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征

通 讯 员 李明胜

国庆节期间,信阳工业城百余家入驻企业代表先后前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和市供水集团公司,对其有效解决用水难问题送上锦旗。至此,历时百余天的高铁片区供水加压站建设画上了句号。

此前,位于城郊的工业城在开发建设中自行铺设了近30公里口径不一的供水管道,导致水压低、管道经常爆裂甚至停水,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今年年初,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调研了解情况后,当即作出“将工业城自行铺设供水管网移交市供水集团公司管理”的批示。

20天,拟订维修方案

作为我市中心城区公共供水企业,市供水集团公司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2月底3月初,市供水集团公司抽出13名骨干组成突击队开进信阳工业城,实地查看、集体会诊、多头行动,一场保供水、帮企业、促发展的专项会战拉开了。

几年来,由于非专业队伍施工,信阳工业城区内自行铺设管道材质、口径不一,安装操作不规范,管线布局不合理,施工竣工资料不齐全等,加之中心城区供水是由西向东走向,跨度几十公里,工业城区域地势高,又处于城市供水管网末端,水压自然就低,“用水难”在所难免。针对上述问题,市供水集团公司总经理李福贵表示:“对企业来讲,时间就是效益。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这一任务,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换位思考,抓紧落实,取得实效。”突击队代表说:“我们要将心比心,不完成任务,决不回去!”突击队专业技术人员不分白天和黑夜,与时间赛跑,进企业、听意见,足迹遍布园区内9条道路、100余家企业,收集归纳意见及建议20余项。

市供水集团公司20天时间整理出高铁片区供水加压站及管网配套建设、园区供水管道改造可行性实施方案等,为这一区域供水管道综合改造赢得了时间。

160天,顺利交付使用

“优质供水、用户至上”是“供水人”的承诺与传统。当天动员,当天进场。面对原始供水管道铺设资料不全的实际,市供水集团公司派驻的一个测漏队、一个维修队不等不靠不怨,技术人员拿着图纸对照闸门位置、管道走向、口径大小、材质情况等实地勘察,查漏补缺,修正完善资料。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