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玲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普及与发展,新型信息终端爆发式增长,信息内容和服务的不断丰富促使信息消费空前活跃,引发光纤网络、4G等新一轮的投资需求,信息消费异军突起,已然成为拉动内需成长的强劲动力。

当前,我国信息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带动效应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二是智能信息终端普及加快。截至2013年7月,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实施“智慧城市”和“无线城市”计划;大中城市家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的拥有率为80%。三是移动信息服务拉动流量消费。四是居民消费习惯明显变化。打车应用、电商实时物流等信息服务和应用创新活跃。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消费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同时,信息消费在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信息基础设施与扩大信息消费的需求不相适应。我国通信基础设施水平与国外差距依然很大。我国宽带网络速率仅为4M~8M,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00M的水平。宽带普及率和光纤网络实装率低,网速不达标,宽带资费偏高,互联互通存在障碍,互联网企业运营成本较高,仍然是普遍反映的问题。

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供给能力仍需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整体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引领消费热点的高端产品不多,智能终端、信息网络、信息服务的互动发展能力不足。信息服务平台对经济社会的渗透不够,相关物流配送、在线支付等配套环节发展滞后,制约了信息消费潜力发挥。

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盗版、非法传播等侵权行为时常发生,致使很多资源不能排他性地给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缺乏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网络认证、个人信息保护和诚信体系不健全,网络钓鱼、盗卡等问题十分突出。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总体满意度不高。据统计,网络购物投诉占电子商务总投诉的52%,且主要集中在货到迟缓、虚假促销、下单无货、标价错误、退款迟缓、货不对板等。

针对以上信息消费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信法》,有效规范电信运营商市场行为。积极引入第三方宽带网速检测机构,有效杜绝宽带造假现象。公共场所提供政府买单的免费服务,进一步加大宽带普及程度。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接入补贴,推进建立普遍服务机制。

同时,加强对信息产品和服务业务创新的政策支持。

鼓励智能终端产品研发,通过创新供给引导消费。鼓励网络服务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创新的制度环境。此外,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政策环境。建立信息消费监测和统计制度。最后,完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加强信息消费市场监管,建立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可信交易支撑体系,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

(据《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