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山

新华社最近连续刊发报道,关注扶贫助困资金跑冒滴漏问题。作为贫困群众“保命钱”和减贫脱贫“助推剂”的扶贫助困资金,在一些地方屡屡遭到“揩油”和“打劫”,个别干部甚至将“扶贫助困”变为“劫贫济私”。国务院8日专门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强财政扶贫等保民生资金管理和公共资金审计监督。

从近两年审计署的相关报告可发现,扶贫资金的跑冒滴漏不外乎几种情形:虚报骗领、贪占侵吞、挤占挪用、蒙混过关等。按理来说,这些贪占行为,都算不上多么隐蔽。说穿了,不过就是利用上下信息不对称的“漏洞”,欺上瞒下地中饱私囊。

但这就造成了一种“账面扶贫”的幻象,从账面看,扶贫确实投入了不少资金,可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得到这些钱的扶助。发钱的部门,不知道所发的钱有没有真正用到账本显示的名目上,而本该得到这笔钱的基层民众,可能压根儿不知道这笔钱的存在。

解决这个问题,固然需要完善由上而下的监管制度,但也必须承认,很多扶贫资金是要落实到最基层的村庄,要上级部门一一追踪清楚钱的去向,监管成本非常大,也难以确保万无一失。而最省力高效的办法,是尽可能推动信息公开。如果扶贫信息是充分透明的,上面发了多少钱、这些钱用于什么用途,所有人都可一目了然,那官员可能也就没有从中揩油的胆量,否则,难保不被人揭穿。

新华社报道中,有一案例——某乡镇申报养牛的扶贫项目,获批后扶贫资金也拨下来了。但到年底时项目没有成功实施,验收时,乡镇政府从老百姓家里借牛来验收,一头牛租金100元,老百姓不知道借牛干什么用,也愿意拿到100元租金。试想一下,如果老百姓知道有养牛这个项目,知道这笔钱本来是可能补助给自己的,还会因为100元而去“配合”乡镇政府造假吗?只要老百姓不配合,哪怕不去举报,乡镇政府也都难以蒙混过关。

正如监管“三公经费”的最好办法是信息公开一样,监管扶贫资金的最好办法,也是要做好“透明账”。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行“三公经费”公开,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经验。这些都值得扶贫资金加以借鉴。因为扶贫资金是用于一个社会的最弱势者,尤其不应该被贪占,从这个意义来说,在资金公开的程度上,甚至应该比“三公经费”更苛刻。

这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彰显中央对监管扶贫资金的重视,建议尽快明确信息公开的制度,拿出和“三公经费”公开一样的推进时间表,逐步建立扶贫资金全面公开的操作标准。只有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亮在阳光下,相信如今很多的跑冒滴漏现象,也将无从遁形。

(据北京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