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慧玲 肖 胜)近年来,我市紧抓国家和省的政策机遇,把红色旅游作为富民工程优先支持,按照“以红带绿、红绿融合”的思路,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红色旅游跨越发展。全市已创建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1个、3A级7个,6个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景区名录。全市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个、省级12个、县级20个。2012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630万人次。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个团队的大别山红色之旅。信阳红色旅游正蓬勃兴起,“红动”大别山。

政府主导,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市把红色旅游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实施红色品牌战略,完善机制,科学规划,创新思路,强力推进,红色旅游快速崛起,被全国红办列为红色旅游发展情况直报点,并逐步成为全省红色旅游格局中最耀眼部分。市旅游局、罗山县旅游局先后荣获“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今年前9个月,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全市旅游接待13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34.1%。

项目带动,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我市先后实施70多个红色旅游项目,建成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改造提升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里、金刚台红军洞群、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13个红色景区(点),恢复重建了鸡公山“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鸡公山武汉会战指挥所等红色旅游景区(点),形成以新县、商城、罗山、光山为核心的大别山红色丰碑旅游集群。

宣传促进,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我市到北京、郑州、武汉等主要客源地推介,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市领导做客旅游卫视、中国网络电视台和新华网,全面推介红色旅游。通过各类媒体持续广泛宣传,塑造了“苏区首府”、“将军故里”、“千里跃进”、“江淮抗战”四大红色旅游品牌,形成“千里跃进”、“将军故乡环游”、“红军长征”、“江淮抗战”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别山红色圣地游成为全省5条红色旅游线路中最重要的一条。

文化引领,弘扬红色文化经典。《红色记忆》、《上将许世友》、《杜鹃花飞》等红色影视作品感人至深;《一代名将许世友》、《大别山劲松》、《吴焕先下山》、《许世友探母》等剧本,使大别山革命精神家喻户晓;《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剧目经久不衰,“清风大别山”舞台剧成为河南省重要廉政文化品牌。目前,全市有十多个红色演出团体常年活跃在红色舞台上,红色文化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