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慧玲
虽然昨天已返回打工所在地河北唐山,但郑宏(应本人要求使用化名)夫妇脑海里每时每刻闪现的还是幼子“临走”时的情形。就在几天前,郑宏的小儿子郑硕(化名)因数日高烧导致多器官衰竭在武汉同济医院离去。夫妇俩强忍悲痛,含泪将孩子的遗体交给医务人员,他们希望科学家通过孩子遗体能够研究出治疗方法,不再让别的家庭遭受这种痛苦,更希望孩子的角膜能给需要的人带来光明,也给家人留点念想。
郑宏家住罗山县彭新镇。13年前,他和妻子来到河北唐山开了一家早点店。2012年,小儿子郑硕出生,妻子回罗山老家带孩子,留下丈夫和一个表兄维持着生意。
平静的日子突然被打破。今年10月13日,1岁半的郑硕突发高烧,在县里治疗了多日,病情始终没有好转。17日下午,郑硕被转到武汉同济医院抢救,入院后便一直处于昏迷状态。18日,医生告诉从唐山连夜赶到武汉的郑宏,孩子因为先天免疫缺陷,导致重症感染,病情极度危重,已完全失去救治希望。当日上午11时许,小郑硕在父母怀里平静地离开人世。
对于郑宏夫妇来说,捐献器官的愿望,始于4年前。那一年,同样的病让他们失去了当时8岁的大儿子。因为曾在电视上看过“感动中国”节目,捐献遗体的事让他们感动流泪。郑宏命运多舛,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跟着三个伯父生活,政府每月补贴40公斤粮食、30元钱。从小受到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郑宏总想找个机会回报社会。“大儿子走的时候,当时条件不允许捐赠。现在小儿子‘丢’了,遗体能救更多的人。”当武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郑宏,家庭贫困可以申请3万元人道救助抚恤金时,夫妇俩当场婉言拒绝:“我们都是普通农民,不想让孩子的纯净沾染上任何与金钱有关的东西。至于孩子治病欠下的十几万元,回去后我们再挣钱把账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