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吕 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天约有200万人遭受癌痛折磨。“世界镇痛日”到来之际,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强调,慢性疼痛是种疾病,需要积极治疗;疼痛会影响癌症治疗效果,治癌同时应治痛。
樊碧发介绍,60%的癌痛是肿瘤因素引起的相关骨软组织、神经、内脏等部位的疼痛,由化放疗等治疗因素所引起的疼痛占两成左右。在我国,约半数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
樊碧发介绍,在治疗肿瘤的同时积极镇痛,可增进肿瘤治疗效果。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美国一项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研究证实,以镇痛为首要和主要目的的姑息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纯抗肿瘤组,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明显降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他说,对癌痛的治疗,一般第一阶段采用非侵入式治疗,如止痛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第二阶段采用非破坏性侵入治疗,如神经阻滞、鞘内药物输注等。最有效、最核心的是脊髓电刺激、植入镇痛泵等微创介入疗法。其中,植入式镇痛泵技术是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编制给药程序,将少量吗啡等止疼药物直接送达疼痛靶心。在同等疗效下,这种疗法所使用的药量是口服药量的1/300,大大降低了副作用。
疼痛科2007年起已在我国成为一级诊疗科。樊碧发呼吁业界进一步规范疼痛尤其是癌痛的治疗,为肿瘤患者做定期、全面、动态的疼痛评估,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状态、心理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止痛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从2004年开始,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列为“世界镇痛日”,以提高公众对慢性疼痛疾病属性的认识,让更多的慢性疼痛患者尤其是癌痛患者得到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