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2012年12月28日,息县工商局八里岔工商所副所长李涛完成了第62次无偿献血后,他的献血总量达到49000毫升,其中全血5次1800毫升、血小板102个治疗量47200毫升。对此,全国著名的血站管理专家曹永平感慨地说:“据了解,像他这样风雨无阻,坚持12年到血站献血的人,极其少见。这是一般平常人难以做到的!”
然而,李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做到了。而12年来的献血,也为他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第五届“信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信阳市十大爱心大使”等称号。
2000年9月,李涛在小茴店工商所任市场管理员。当时,单位号召大家义务献血,在同事们顾虑重重时,部队卫生员出身的李涛带头报名参加献血。没想到,从此他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6年11月5日,当时在岗李店工商所工作的李涛,突然接到市中心血站的电话。血站的工作人员说,目前血站供血科血小板库存十分紧缺,有一名AB型血的患者病情严重,急需输注血小板,请求李涛紧急捐献血小板。李涛二话没说,就从50公里外的岗李店乡乘农用三轮车赶到息县县城,又坐上血站紧急调用的采血车赶到市血站机采室,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血小板被紧急送到了临床。李涛回到息县时,已是深夜。也正是从那次起,李涛开始每月捐献血小板。
其实,对于李涛而言,献血绝不像他自己所说的“举手之劳”那么简单。捐献血小板需要到市中心血站的机采室,并且要在血细胞分离机旁静静地躺上一个多小时。而每次献血,李涛都需要换乘三四次车才能赶到市中心血站。那个时候,岗李店乡通往县城的路况极差,50公里的路程需要走上两三个小时。李涛献一次血,在路上就要花去十多个小时,紧赶慢赶,往返一次需要一两天时间。
一个正常人体内一般有3500毫升至4000毫升的循环血液,李涛12年献出了相当于自身全部循环血液十几倍的血液,捐献血小板102个治疗量,可以用于102个病人的紧急抢救。
而在李涛的眼里,血小板的琥珀色是世界上最美的颜色。为了让美丽的琥珀色更加纯净,他的脑子里总是时时绷着一根弦,在生活饮食上,严格约束自己。1.68米的他,每天早晨5点多钟起床,在双腿绑上5公斤的沙袋,负重慢跑一个半小时。他说,我珍惜每一次献血的机会,更不能浪费了捐献血小板所需的价值近千元的一次性耗材和昂贵的检验费用,哪怕一次都不行。
生活中的李涛乐观、热情,工作上的李涛同样是一把好手。从小茴店工商所的市场管理员、出纳、会计,到岗李店工商所的负责人,再到八里岔中心所的副所长,李涛以自己的行动获得了息县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工商系统“人民满意的工商干部”等荣誉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李涛则淡淡地说:“无偿献血不仅给了我健康的体魄,还有快乐的心灵。我捐出的只是可以再生的血液,但它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