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峰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要求各基层学校领导、教师推门听课,并将听课作为上级考核、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是提高课堂效益、搭建交流平台的好举措,确实需要大力倡导。

但笔者最近听到有这样两则消息:一则是某乡中心学校一位副校级干部去一小学听课,这位副校级干部在言谈中说快到月底啦,县局规定他们每月听课要在10节以上,不然查出后进行批评,而他目前还少8节课没听。另一则消息,有一农村小学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每周两节的听课任务,部分教师别出心裁,听课不进课堂,找来三年级语文老师的备课本“听”两节课,又拿来五年级数学教师的备课本“听”三节课,不到两节时间在办公室里就能“听”四五节课。

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的今天,深入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去听课呢?笔者认为,一是要认真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三是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教师听完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视屏”,应进行反复地琢磨。

为此,笔者认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种“听”课,要采取明察暗访的方法,对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出,严肃批评,并与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真正挂钩,使听课真正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