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颖

“每天给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3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时,看着孩子们懵懂、依恋的眼神,幸福感、责任感就油然而生。我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改变山里孩子就学难局面。”

10月8日,已经给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新集小学学生上了一个多月数学课、“双千工程”新招录教师江丽丽见到记者时平静地说。

今年,我市通过实施“双千工程”,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一线引进人才2052名,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子女就学难,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让老百姓在民生的持续改善中,感受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通过听取相关部门汇报和深入调研,市委书记郭瑞民对基层教育和基层卫生系统专业人才匮乏,缺口分别达千人以上的情况甚是忧心。他要求抓紧研究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服务好人民群众。

按照郭瑞民书记的要求,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市编办等部门联合办公,经过缜密筹划,统一调剂全市空缺编制,启动实施“双千工程”。为创优基层人才环境,真正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双千工程”同时配套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双千工程”共接受15573人报名,为我市历次招聘工作报名人员之最。

我市实施的以“服务好人民群众”为宗旨的“双千工程”,引来好评如潮。新浪网、人民网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和跟踪报道,河南新闻联播给予报道,信阳政府网、党建网、人事网等网站点击率累计超5万次。在百度、必应等著名搜索引擎,“信阳双千工程”已成一个单独词条,输入该词条产生25.8万个查询结果。

笔试当天,18个考点、512个考场内,15573名考生同时开考答题,挥洒才智。为确保面试的公平、公正,面试时在全市统一调度评委,异地交流参评。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严格程序,认真做好考生体检工作。

9月2日,1122名“园丁”、930名“白衣天使”,带着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冀,走进服务群众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