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尤其是银行金融知识宣传,中国银监会启动了“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旨在通过此项活动增强消费者金融保护意识,增加消费者自身知识积累,增进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联系。这是金融机构走基层工作的重要举措,是真正的基础工作、民生工程,我们要以真心实意、常抓不懈、节俭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履行好金融宣传普及义务。
金融种类繁多,包括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而银行又是金融的中心、流通的节点,作为银行机构的一员,自感使命在身,重任在肩。
金融宣传势在必行。当前,很多地区存在着对金融知识认知的空白,尤其在金融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群众对现代金融知识了解匮乏,更不要说熟练使用金融工具,人民群众的认知要求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一方面表现为现代金融发展日新月异,时刻进行着创新,尤其是国际金融高度发达;另一方面表现在基层群众金融知识匮乏,投融资渠道不畅,金融资源分配不公等。二者之间差距明显,以现实为例,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保险与存款混淆的情况。甚至存在只认“国字头”,不知商业银行的情况。这就造成服务和沟通上存在巨大差距,广大群众迫切需要普及金融知识,以保护自身权益。
金融宣传迫不及待。当前,金融监管部门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在全国金融系统内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不断加强全社会金融保护意识,传播金融知识正能量。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很多地区,还存在金融意识落后、金融产品单一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产品仅限于存、贷、汇,甚至银行卡、信用卡、理财产品等还未普及,广大群众无法有效保障自我权益,无法有效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必须要改的地步。当前普遍匮乏的金融知识,犹如空白的市场,善干者先得,况且更有宏观调控的大手在推动,金融知识的宣传和传播,未来必成百舸争流之势,宣传工作已迫在眉睫。
金融宣传意义深刻。“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金融之于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作用不言而喻。民众之于国家,其根本所在,同样休戚相关。二者缺一不可,说明了金融与广大群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金融宣传实质是启迪民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是金融行业使命所在。从大处看,全社会的金融知识宣传,将全面构建金融知识体系,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追求,也有利于消除群众对垄断型金融行业的片面认知,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从小处看,对于个体金融知识的普及,既有利于业务办理,也能警醒金融诈骗,保障自我权利,维护自身权益。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既提高了社会知名度,也培养了客户群体,有助于未来发展。
金融宣传重在务实。金融宣传应是金融机构的一项责任和义务,责无旁贷,应主动作为。一些时候金融机构存在重效益轻宣传、重业务轻义务的情况,客观上也造成了客户金融知识匮乏的现状,现在需要反哺社会,履行宣教义务。同时,金融宣传也是一项具体工作,可以有所作为。金融机构网点多、客户量大,可以发挥很好的传导效应,只要能以务实的态度,将群众所需要的知识讲解到、讲解透,将金融产品的特点讲明确、讲清楚,不搞利益至上,不强迫客户消费,将有利于活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应坚决摒弃走过场的态度,坚决抵制忽悠客户的行为,坚决制止推销产品的情况,要以传播知识为中心,以服务客户为重点,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真正将宣传措施落到实处,使广大群众金融知识日益增长。
金融宣传重在持续。金融知识的普及不是一时一刻可以做好的,当前存在的巨大差距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工作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工作动力所在。金融宣传重在为民、重在坚持。“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为今后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并不代表结束,重要工作还在于以后如何宣传。金融机构需要利用自身资源,尤其是进一步挖掘网点和人员优势,主动访民生、接地气,不忽悠老百姓,真正将金融知识长期长效宣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