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诗绮

9月18日9时30分许,我市防空警报长鸣。张文理等一些老人坐在五星敬老院内,神情凝重,见到记者,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年轻的人们,一定不要忘了国耻!”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问他们知不知道拉响防空警报的意义,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为了提醒人们,今天是9月18日,国耻不可忘。

历史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张文理老人出生于1930年,周围一些老人也都年纪相仿,他们告诉记者,当他们儿时刚懂事的时候,千千万万的华人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后来,他们有些打过仗,有些革命过,经历了那些岁月,这个令全国人民都心痛的日子——9月18日,深深地烙在了他们心里。老人们告诉记者:“1938年10月12日信阳沦陷,被日军岗田支队第三师团第七联队占领。日军占领信阳时,房屋成废墟,百姓走投无路,流离失所,被迫逃往深山老林。虽然80多年过去了,但历史永远不会消失,1931年9月18日是我们的国耻,有很多同胞深陷苦海,有很多爱国志士为国捐躯,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铭记于心,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以此为激励、以此为动力,把我们的祖国发展得更加强大。”

9月17日上午,我市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正在军训,一位同学在演讲时这样说道:“同学们,明天就是9月18日,我们纪念这个日子,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正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在最艰苦的岁月里,那些抛弃家庭、走上战场,用生命来换取民族生存和自由的人们是最光荣的,我们应该永远以崇敬的心情来纪念他们。勿忘国耻,中华复兴。我们不要忘记肩上的责任,要做胸怀大志、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勿忘国耻”,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实,我们究竟如何去铭记。强国强族,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我们“雪耻”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