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榭

浉河新八景中,河洲榭最有特色。它的一部分立于安桥与会桥之间的湖心岛上,一部分探身于水间。平桥区已把湖心岛打造成娱乐度假的文化旅游乐园。古时“浉河水中夜舟泛月”,今将有“河洲榭内听戏品茗”。

平山塔

震雷山古有“雷沼喷云”之景,前人曾于此求雨,今虽不用求雨,然古文化习俗可嬗变成其他形式,在此山立塔以祈平安,故名平山塔。平山塔建于安桥南岸临河一个山麓之上,高低落差60米,寓意新中国60华诞之良时,于此山立塔祈安。平山塔总建筑面积1853平方米,与平桥区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相契合。塔高26米,寓意平桥2600多年的建制历史。塔身合暗层计9层,取久久之意,以祈平安之久。

43.虹桥

虹桥在107国道浉河上,修建于1981年。虹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300多米,主跨度185米多,是钢索直拉桥,远远望去,整个桥梁五颜六色,宛若一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上,虹桥由此得名。夜晚,虹桥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波光轻轻荡漾,使人产生处于人间仙境的感觉。

44.关桥

2007年,桥面被拓宽了12米,为五孔40米双曲拱桥。长235.9米,宽22米,为双向四车道。静白的菱形钢架灯照与两侧漆蓝的栏杆相辉映,以一种简约的气质迎接东边渐升的朝阳。从虹桥那边往这边望时,朝阳斜映水中,晕染一碧霞光,流光溢彩。两岸楼宇白影迷离朦胧,浸润在晨辉倾泻的清流,倒影芬然碎裂,随着水中鱼群的踪迹,鹭鸟的旅程一同伤逝,演绎飘然绝美的一尾凤凰。

45.申桥

46.民桥

民桥是信阳市唯一的一座独塔斜拉式桥梁,大桥主塔高72米,全长630米,宽24米,标准式双向四车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该桥于2005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成为信阳现代化城市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47.息县谯楼

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息州州同乌公(名佚)始修州署大门,上建谯楼一座,后为战火所毁。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息县知县王用宾重建,清代嘉庆年间知县侯帮镇予以修葺。嗣后谯楼年久失修,楼体上建筑倒塌,仅存的台基和拱门为元代所建,距今已700多年。1984年息县人民政府在原台基和拱门上仿古重建。现谯楼为重檐式砖混结构,总高度9米,1988年6月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五、最美乡村类(6项)

48.平桥区郝堂村

郝堂村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南部,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1900亩,总人口2240人。自2011年实施“郝堂·茶人家”可持续发展实验项目以来,郝堂村从村落形态、村容村貌、产业结构、精神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专栏以《画家画出的小村》为题对郝堂进行深度报道,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和受到广泛好评。

49.平桥区陆庙村

陆庙村位于信阳市城区北隅,紧邻羊山新区,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全村总面积9.1平方公里,总人口2910人。224省道、京珠高速和沪陕高速三条公路在陆庙村呈三角形交会,石武高速铁路纵穿全境,便捷的交通和邻城的区位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09年5月,陆庙村成为“平桥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核心区”,先后接待了刘云山、贺国强、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的参观调研。

50.光山县敖洼村

位于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建设于2000年,成立于2009年。总面积2141亩,总人口627人。村里拥有由河南蓝天集团投资兴建的蓝天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四星级蓝天度假村、驿光集团塑编分公司。全村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实施了“五改”工程,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排放,道路和村庄实现了绿化、亮化、硬化、净化,水、电、有线电视、网络入户配套;且该村与千年古刹大苏山净居寺相邻,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51.光山县上官岗村

上官岗村位于光山县城西关,隶属弦山街道,全村24个村民组,总占地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56亩、建设用地2900亩(宅基地1500亩)。2012年,村集体固定资产达9000万元,集体纯收入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村民集中居住率达50%,村民从事非农产业率达85%。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双百市场”等荣誉称号。

52.浉河区集云村

集云村位于浉河区董家河镇最南端,距信阳市区46公里,毗邻湖北省随州市。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58户,262人。集云村是极品信阳毛尖主产地(“五云”、“两潭”、“一寨”)之一,全村现有茶园面积1500亩,年产干茶(优质春茶)3万斤,产值600余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集云村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素有豫南“深山明珠”之称。

53.固始县武庙集乡锁口村

1931年至1933年,固始县武庙集乡锁口村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区位作为苏维埃固始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和鄂、豫、皖三省苏维埃政府联络处。红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红军领导人张国涛、徐向前、徐海东、王树声、沈泽民、高敬亭、吴焕先、许世友等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六、物产及美食类(14项)

54.信阳毛尖

信阳是著名的绿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信阳毛尖一直作为朝廷的贡品。北宋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绿茶之王。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1986年、1990年连续三次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又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信阳茶园众多,茶文化独特,茶乡风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55.“信阳红”红茶

“信阳红”红茶是以信阳毛尖绿茶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茶叶新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信阳红”红茶的开发和生产是信阳市茶叶生产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科技创新,改变了信阳只有绿茶没有红茶的历史,对提升信阳茶叶整体形象、促进茶农增收、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等具有深远意义。信阳市将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切实做好“信阳红”红茶的营销工作,积极开拓红茶市场,打响“信阳红”品牌。

56.珍珠岩

信阳的珍珠岩矿已探明储量世界第一,亚洲第二,而珍珠岩品质更是冠绝全球。信阳现已建成专门工业区——上天梯特色工业园。珍珠岩是一种酸性火山玻璃熔岩,经破碎、筛分、预热烧焙后成为多孔粒状物料——膨胀珍珠岩。信阳的珍珠岩矿主要分布在信阳市的上天梯和罗山青山乡冯楼一带,仅上天梯就储藏C级以上珍珠岩4422万吨,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60%,并且品高质优,膨胀系数最高可达30多倍。

57.潢川金桂

潢川金桂花繁叶密,清香馥郁,在潢川种植有着千年的历史。是潢川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个花卉国家级品牌,是河南省在花木行业中第二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潢川金桂不仅在潢川受欢迎,它独特的品质和浓香、独具特色的人文优势吸引了大江南北的注意,入选了上海国际花卉展、昆明世博会和成都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出中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成就了潢川“花木之乡”的美誉。

58.南湾鱼

产自信阳南湾湖,南湾湖因水质好,无污染,因此所产南湾鱼不仅肉鲜味美,而且微量元素含量多,营养高,经农业部食品监测所测定,南湾鱼含有蛋白质、脂肪、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稀有元素,其中有抗癌元素之称的“硒”含量是普通鱼类的3—5倍以上,尤其南湾花白鲢,不仅肉质细嫩,肥美可口,而且头部富含DHA,是备受欢迎的保健珍品,素有“花鲢美在腹,味在头”之说。目前已在国家工商局获商标注册,是省内外知名品牌。

59.固始鸡

固始鸡是以固始县为中心的一定区域内,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和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下,经过长期择优繁育而成的具有突出特点的优秀鸡群,是中国著名的肉蛋兼用型地方优良鸡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畜禽品种之一。毛色以黄色、黄麻为主,青腿青脚青喙,体型中等,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细嫩等特点。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固始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60.潢川甲鱼

潢川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潢川县是河南省最大的甲鱼繁养基地,被誉为“甲鱼王国”。历史积淀的独有甲鱼养殖方法,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潢川甲鱼明显的地域特色,其外表轮廓呈倒马蹄形,体形偏薄,背脊平整,腹部为黄白色,背部为黄绿色,裙边宽而厚,四肢爪子排列整齐。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味,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优胜于其他种群。曾被国家定为出口免检产品。

61.息县香稻丸

息县香稻丸,栽培历史悠久,清代时曾被列为贡米,1914年参加过美国旧金山的万国商品赛会。息县香稻丸产于本县夏庄、项店一带,为河南名产,其色彩青白如珍珠,香气馥郁,素有“一块稻香满坡,一撮米香满锅,一家做饭香四邻,一盅香酒香满桌”的盛称。煮粥蒸米饭时只需加少许“香稻丸”,则香溢满屋,沁人肺淬,诱人食欲。

62.潢川贡面

潢川贡面,历史上称“光州贡面”。此面系清油兑水、盐和细面粉,经过拌、揉、发酵、盘条、上架、拉扯、晾晒、截切等十多道工序制成。

据《光州志》载:唐代,潢川已生产挂面,当时“风销华夏,夺魁九州”,被人们称为“光州魁面”。现在的潢川贡面,条细如丝,中空如管,半斤一筒,色洁如银,包装美观,携带方便,宜于贮藏,便于食用。下锅就熟,久不粘汤。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潢川贡面已收入《中国名食录》。

63.新县银杏

新县地跨江淮两大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银杏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县丰富的银杏资源和悠久的银杏栽培历史,使新县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四大银杏基地县之一。河南银杏产量全国第一,而新县所产银杏又占河南总产量的80%以上。新县所产银杏个大实满,颜色纯正,是银杏中的上等佳品。该县近年来银杏产量逐年上升,已达到年产300—400吨,无论其产量、质量、出口创汇量,都是全国之冠,是名副其实的“银果之乡”。

64.信阳板栗

信阳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板栗年产量达数百万斤。信阳板栗具有个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等特点。罗山、商城两县出产的油栗,则个小、皮薄、肉厚,且香味独特,不易生虫,便于储运,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65.固始柳编

固始县柳编制品以其色泽洁白、造型新颖、款式大方、纺织精巧、风格独特而深受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柳编制品由原来的单一制品发展到柳编、草柳混编、蒲柳混编、藤柳混编等系列产品,集工艺、装潢、实用性为一体,主要产品有面包篮、水果篮、礼品篮、购物篮、多层吊篮、狗床、门帘、屏风、龙形花篮、心形挂篮、组合面包篮等多种样式。固始柳编先后荣获原经贸部、农牧渔业部“出口创汇名优产品”金杯奖和河南省“乡镇企业名优产品”金杯奖,固始县还被确定为柳编制品出口创汇基地。

66.信阳炖菜

信阳炖菜是豫菜体系中一个流派品种。近年来,作为豫菜烹饪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信阳炖菜这一地方知名品牌大举北上,攻城掠地,“问鼎”中原,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今,信阳炖菜不仅遍布信阳餐饮市场的大街小巷,还风靡省内多个地区的酒店餐馆。信阳炖菜这一系列乡土菜已从街头排档登上宾馆、酒店的大雅之堂。不少宾馆、酒店增设“信阳炖菜”间,与冷拼间、面点间等并列。仅以郑州餐饮市场为例,经营信阳炖菜的中低档餐馆、酒店约500家,年营业额达上亿元。

67.信阳热干面

信阳热干面久负盛名。据说,这一特色小吃最早还是从江城武汉传来的。随着时间的变迁,信阳热干面根据当地人的饮食特点,取长补短,逐渐演变,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吃后让人回味无穷。

信阳热干面选料非常讲究。面粉主要用郑州以北加工的精粉面,这种面轧出的面条结实,有弹性,放在锅里不容易煮烂。

七、历史名人及典故类(10项)

68.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赢姓,黄氏,名歇,楚国贵族,是黄国宗室的后裔,其封地在今潢川县,是战国四贤公子之一。

春申君所处的朝代是战国末年,在楚顷襄王时担任左徒。楚王因他游学博闻,能言善辩,于公元前273年派其到秦国议和。黄歇以当时“联楚”与“攻楚”的实际利害关系,说服了秦王,并与秦国签订了和约,使楚国在千钧一发的情况下能够转危为安。楚之社稷得以延续50年,应当归功于黄歇。后楚考烈王死,他在内讧中被杀。

69.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名敖,字叔敖,别名蒍猎,蚡冒之后;期思之鄙(郊野)人,“世为列姬,国地朝廷”。楚庄王时为楚国令尹(楚相),以贤能闻名于世。

公元前601年,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他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受到了后人的传颂和尊崇。期思城西南有埋蛇岭系孙叔敖埋蛇处,也叫埋蛇冢,史志作敦蛇丘。因期思县治后划入固始县,《嘉靖固始志》把“寝野歧蛇”列为八景之一。

70.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元光(657—711),字廷炬,光州(今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人。

唐初,泉州、潮州间“蛮獠啸乱”,不服朝廷管束,唐总章二年(669年),高宗皇帝命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首批府兵3600人,45姓,将领123人以及后续的58姓军校,在泉州、潮州间平乱,战功赫赫,威震四方。陈政病逝后,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了啸乱,实现了朝迁“靖寇患于炎荒,奠皇恩于绝域”的夙愿。在长达150年的时间里,陈家五代治理漳州,四代人曾为刺史,从固始县带去的万名群众,一直致力于闽粤地区的建设和开发,使蛮荒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安定发展,为大唐王朝实现多民族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近千年的繁衍,其后裔遍布闽南、粤东北、台湾和海外,皆尊崇陈元光为“开彰圣王”,奉其父子为神灵。

71.闽王王审知

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又字祥卿,号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人。他从光启元年(885年)随兄王潮入闽到去世,在闽总共39年,其中在榕有32年,先后任职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弄部尚书、威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检校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福建大都督长史、闽王等。由于他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方针,对当时福建的社会安定及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72.马祖常

马祖常,1279年生于潢川,其先世为蒙古雍古部人,曾祖父月合乃,跟随元世祖忽必烈攻宋,尔后留居开封,子孙按照以官为氏的惯例改姓马。父亲马润任光州监军。马祖常自幼好学,勤于思考,元朝恢复科举制度,他乡试、会试皆中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后官至礼部尚书。马祖常善于写文章,专以先秦两汉为法,而自成一家之言。尤其是诗作,圆密清丽,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石田集》15卷收入《四库全书》。他还曾编修过《英宗实录》、《皇图大训》等巨著,当时的文宗皇帝帖木儿都由衷地赞叹说:“中原硕儒唯祖常。”

73.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汉族,信阳人。明代文人,终年仅39岁。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著有《大复集》。

74.亡羊补牢

《战国策》中记载这样一段真实的故事,说的是在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占领湖北大部分楚地,形势十分危险,无奈之下顷襄王派人把楚国以前的谋事庄辛请来。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并建议把城阳城作为楚国的临时国都。顷襄王欣然接纳,把国都迁于此,而“亡羊补牢”的典故也就出于此地此时。

75.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诞生在光山县衙的官舍里。因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当时正担任光山县县令,故取名“光”。

司马光从小聪慧好学,机智冷静,一次他和一群小伙伴在后院玩耍,有一个孩子不慎跌进自家的大水缸里,其他孩子见状都吓跑了,而司马光却冷静地捡起一块石头将缸砸破,救出了小伙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后来在汴京、洛阳间被画成图画广泛流传。宋仁宗宝元初,司马光中进士甲科,任天章阁侍制兼侍讲知谏院。高太后临朝,司马光任宰相8个月而卒,死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耗时19年编撰《资治通鉴》一书,这是我国最完备的一部编年史。

76.子路问津

'

罗山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个子路街,街南头有一条与小潢河汇合的小河,名叫子路河。子路街、子路河都由于“子路问津”这个典故而得名。明、清两代子路河边的乡绅文人先后为“子路问津处”立过3块石碑。明代立的一块现存于青山乡五里村,清代立的一块现存于青山乡洪河村。

77.三年不语息夫人

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的妫姓世家,因嫁于息国(今河南息县)又称息妫,后楚文王以武力得之。因其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死后葬于桃花夫人庙,又称桃花庙。

八、古民居类(3项)

78.光山白雀园明清街

光山白雀园明清街位于光山县白雀园镇,长约500米,呈条带状,沿白露河西岸向南北扩展,有房屋500余间,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有浓郁的豫南建筑风格。当时的白雀园商户云集,水陆交通便利,从水路码头上岸进城的古城门至今依然完好。光山白雀园明清街已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4月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镇。

79.新县八里畈丁李湾村

新县八里畈丁李湾村整个民居风格源自徽派,亦有河南本地特色。与普通的豫南民居相比,这些依水而建的徽派民居,超出坡瓦高度的门楼马头墙最为抢眼,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外观。

在最东侧的一处门楼,锯齿式房檐下的砖雕、石雕上,各种彩绘的花卉图案依稀可见,十分精美。门枕两侧石礅上,也有着花瓶插花镂刻。整个门楼,古朴庄重,保存相对完好。紧邻该门楼东侧的门楼,更加高大,门枕石礅包括屋檐彩绘上都出现了麒麟镂刻,而且屋门上方的八卦造型窗户,出现了彩绘,但其房门朝向偏东方向,并非正南,显得尤为另类。

80.新县周河乡毛铺村

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下、楼上两个村民组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建造的民居院落,整个村落为彭氏家族居住。明末,彭氏家族由江西迁到此地建村,经过几代彭氏家族先祖不间断地努力,终于建起了远近闻名的彭氏村落。整个村落由东向西一字排开,东西长500余米,南北宽40余米。建筑外部精美的砖雕、木雕随处可见,整体风格沉稳大方,宏伟气派。宗祠的西边是一片楠竹园,在青翠竹园的映衬下,彭氏宗祠更显得庄严肃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