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一、风景名胜类(17项)
1.鸡公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新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全国八大景区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国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大鲵、长尾雉、香果树等,是河南农林、师范、医药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基地。鸡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地。
2.南湾湖
位于信阳市城区西南5公里处,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是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2倍,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
3.灵山
位于罗山县西南部,境内山体连绵,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动物类各有1000多种,仅鸟类就达233种。境内灵山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封灵山寺为国庙;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灵山,并御笔为灵山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灵山寺自古香火繁盛,文僧辈然,名播海外,享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刹”之誉。
4.汤泉池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西南,大别山腹地金刚台脚下,以温泉水的医疗效果而闻名,著名的温泉疗养和山岳风景区,有“药泉”之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湖面泛舟,置身于千倾碧波之中,可尽观青山秀水,体会“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诗情画意。
5.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东南,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纵横、形似金刚而得名,为大别山豫内最高峰。金刚台地质公园由金刚台景区和汤泉池景区组成,景区纵横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种地貌浑然一体,园区内名胜古迹、红色遗址、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等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科研价值、健身疗养等于一身,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大别山五针松、商城肥鲵等均为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6.新县红色首府景区
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所在地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7.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
位于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一代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世后的埋骨之地。许世友将军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谒、观瞻。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8.光山邓颖超祖居纪念馆
邓颖超祖居位于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是全国政协原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的祖父及父亲居住的地方。占地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为两个独立四合院落,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目前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何家冲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位于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境内,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退鄂豫皖根据地后,中央鄂豫皖省委于11月30日重建红二十五军,成为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省委及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由何家冲出发西进,红二十五军长征由此开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由军部旧址、医院旧址、长征出发标志大白果树和红二十五军使用过的磨盘组成。
10.王大湾会议旧址
位于光山县城东南25公里砖桥街南头路西文氏祠。该祠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青砖灰瓦,廊檐挑角,檐上原有木雕人物、动物、花草等,后毁坏。两山均为风火山墙,是一座结构严谨的四合天井院落。
1947年9月27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为了提高南下部队战斗力,在文氏祠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议,这就是所谓的王大湾会议。会上,刘伯承作了军事报告,邓小平作了政治报告。强调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牢固树立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懈等思想情绪。这次会议对后来胜利地坚持大别山的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11.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位于信阳市城区北京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处,由红军广场改建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是由江泽民题写馆名的以红色为基调,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千”字为建筑造型,以百位将军雕像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地图、30万烈士英名为墙面浮雕,展现信阳厚重革命历史,反映了战争年代英雄的老区儿女创造辉煌业绩的纪念馆。
12.固始西九华山
固始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地处豫皖结合部的大别山绵延地带上,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因山中坐落着千年古刹妙高禅寺,故佛门把它与安徽青阳九华山相提并论,有西九华之称。景区内千亩秀竹舞风,万顷梯茶荡波,飞瀑叠连,碧潭清澈,花草芬芳,鸟声啼鸣,是中原地区不可多见的原生态环境游览胜地。
13.光山净居寺
千年古刹净居寺,位于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梵天寺。此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由名僧慧思结庵,道岸禅师建寺。于1985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亦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净居寺风景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亦是集豫南山水寺院、园林、碑廊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它历史悠久,名僧辈出,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曾有儒(苏东坡)、佛(释僧印师)、道(鲁直真人黄庭坚)三教合流迭兴的局面。
14.新县香山湖
香山湖位于大别山腹地,距新县县城约6公里,景区以香山湖为中心,面积达55.5平方公里。香山湖面开阔,水质如镜,水绕山行,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其龙头、龙身、龙尾、龙爪清晰逼真,让人惊叹。环湖山峰叠翠,花草遍野。空气里仿佛含有树木花草的芳馨和湖水的纯净。湖内大小岛屿数十座,不少小岛水涨岛没,水落岛现,成为乌龟、鳖鱼的栖息地。香山湖不仅风光如画,而且气候宜人,实为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15.金兰山
位于信阳市新县境内大别山南麓,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8.1%,山峰300余座,最高峰大风尖817米,由金兰山、连康山、西大山、九龙潭四大景区构成,集雄、奇、幽、秀、灵于一体,兼峰、石、潭、瀑、林于一身。山内物种繁多,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16.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柏山森林公园,位于商城县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钟灵毓秀、景致迷人,素有“松山林海”之称,又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17.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城区32公里。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区内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被誉为“鸟类乐园”,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二、文化类(19项)
18.商代独木舟
商代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乡徐庄村张庄组淮河滩,舟长9.28米,中部宽0.78米,高0.60米。舟体两头平直略窄,造型精巧,保存完好,为中部地区所罕见,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最大者之一。舟为一圆木整体剖凿而成,证实了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堪称“中原第一舟”。
19.战国编钟
共18枚,其中钮钟9枚、镈钟9枚,2004年出土于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9号墓。因我市是中国第一套编钟的出土地,由第一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早已于1970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声震寰宇,被世人传为佳话,现已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套编钟的出土又一次轰动考古界,其不论数量还是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超过第一套,尤其是精妙绝伦的木质编钟架的同时出土,引起各方专家的赞叹。
20.天湖古酒
(夔(kuí)纹提梁卣(yǒu))
1979年出土于罗山莽张乡天湖村,是商代人用来祭奠祖先和神灵时专门用来盛装鬯酒的酒器。多见于商代和西周前期,时代性很强。夔纹提梁卣绳索状提梁,带盖,器呈椭圆形,颈部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盖下方饰一周蕉叶纹。整件器物构图严整,装饰华丽。出土后经北京轻工食品研究所检测,卣内液体含微量甲酸乙酯(酒类芳香分子成分),证实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酒,以“最陈的酒”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21.最早的轿子—肩舆
1978年固始侯古堆吴王夫差夫人墓出土3乘肩舆,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轿子实物。
22.博山盖樽
国家一级文物,西汉。1988年出土于信阳县查山。子母口,直腹,平底,三兽足,博山盖。下腹与上腹各饰斜方格纹、三角纹和波浪纹,腹部饰两铺兽;盖的下半部饰两组神兽与羽人,上部饰两组四神与羽人,钮饰朱雀,由云纹分成上下两层。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准的锥画艺术在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机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23.“父乙”角
国家一级文物,西周。1986年8月出土于信阳县浉河港乡。通体呈深浓闪亮的墨绿色,折沿、直腹、三角梭形足、有盖,用斜子母扣扣合。此器应是“晨肇贮”为亡父所作的祭器,其构思巧妙,瑰丽庄重,是我国考古发现青铜角最大者之一,考古界称之为“角王”。
24.“父丁”卣
“父丁”卣 国家一级文物 西周 1986年8月信阳地区文管办在信阳县浉河港乡征集。侈口、束颈、椭圆形腹、圈足,器底铸有“作父丁”三字。色泽碧绿通透,似翠如玉。铜卣颈部饰整牛纹,中部有牛头系钮,腹部饰有目纹和四瓣花纹。特别是其颈部铸造了两条完整的牛的形象,牛头奋力向前伸,一条后腿弯曲,仿佛随时准备搏斗。这样的器型十分罕见,全国仅此一件,堪称“西周第一牛”。
25.城阳城
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的苏楼村。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外城总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春秋楚文王灭申之后,城阳城成为楚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1957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城阳城西南发掘了信阳长台关一、二号楚墓,在城内出土有楚国的金币“郢爰”、青铜器、漆木器和乐器等。
《战国策》记载当时秦兵占领了楚国的大部分土地,楚兵被南北夹击,形势十分危险,楚顷襄王只好把城阳作为临时国都,并派人把庄辛请到城阳。庄辛建议:“秦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黾塞就是义阳(今信阳)三关。顷襄王封庄辛为阳陵君,让其以城阳为大本营,收复失地,才有迁都淮阳的新局面。“亡羊补牢”的典故也就出自此时此地。
26.文庙大成殿
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代,清代修复。是信阳市区仅存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讲学之地,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其中,大成殿五楹通长17.7米,建筑在一高台上。殿前还有长25米、宽15米的祭祀台,全部用青砖垒砌,使大殿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27.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隆古乡,其始建于周成平定东夷之后。黄国是周代赢姓诸侯国,是江淮小国中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城内面积2.8平方公里。
黄国故城南、北、西城墙保存完好,仅东城墙有少量损坏,夯土城墙大部分保存3米左右。在距黄国故城20余公里的光山宝相寺发现了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精美并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铜器、玉器、竹器、漆木器、丝织品等,为研究春秋早期江淮地区国君墓的棺椁制度、服饰、随葬品等提供了翔实资料。20世纪90年代,在黄国故城西北1公里处亦发现黄国墓地。黄国故城是目前豫南地区保存较完整,内容丰富的故城遗址,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军事、经济、文化的宝贵遗产。
28.“义阳三关”
河南信阳,古称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此得名“义阳三关”。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故有“义阳三关”之称。其后三关之名各有变化。三关均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关已布满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九里关被湖淹没,已不复存在。
三关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又是古代南北抗衡的军事关隘。古代的箭楼、炮台和近代的碉堡、战壕,记载着千百年来的战火烽烟。周围的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遍布,郁郁葱葱,景色非常壮丽。
29.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琢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由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自6米至12米不等,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这种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桥下渗透腐蚀桥梁结构。
30.信阳民歌
信阳市素称河南的歌舞之乡,在民间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丰厚的存量,在风格上迥于淮河以北的河南省内各地区。建国前曾有一次较大的变革,即在原生状态的民间音乐舞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音乐、舞蹈元素,形成所谓新民歌和新民舞;建国后,至1978年经过两次“文艺采风”,原生状态的民歌、民舞在被收存保护的过程中又有所变化,纯原始的民间音乐舞蹈已不多见。代之以原民间音乐舞蹈素材为基础,再创作而形成的一批音乐、舞蹈节目存在形式。
31.罗山皮影
罗山皮影始于明代,据1982年版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至1566年)开始在信阳市的罗山县繁衍生长,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少代皮影艺人的加工、提高,罗山县皮影艺术已经成熟,影人制作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乐队简约合理的戏剧艺术,成为中国戏剧园中的一支奇葩。
32.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灶书《郭丁香》是固始县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汉民族历史悠久的叙事长诗。《郭丁香》的故事主要内容以郭丁香(人称灶王奶)与丈夫张万良(人称灶王爷)爱情婚姻纠葛为主线,着意歌颂了郭丁香勤劳、善良、正直的美德,无情鞭挞了懒惰、奸诈、负义等恶行,正符合善良的农民群众所追求的道德规范。长诗《郭丁香》语言朴素无华,是豫东南大别山一带及江淮流域独树一帜的民间口头文学经典之作。2007年为省保名录。
33.“淮滨泥塑叫吹”
淮滨地方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其历史悠久,在淮滨沙冢遗址(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就有陶乌出土。现淮滨泥塑造型基本分为人物、动物两大类。型制尺寸大小有别,尤以狮虎牛马等最为生动。色泽亮丽,对比强烈,整个作品线条分明,纹饰简练,造型别致,既是玩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一般在当地庙会或传统节日期间有售。1992年,信阳地区文化局曾予征集,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室内饰物,民间工艺品和民俗玩具。
34.信阳毛尖采制技艺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过程。信阳毛尖茶叶质佳味浓,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义阳第一”(信阳古称义阳)的品评。信阳毛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90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金质奖章。1999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信阳毛尖白毫满披,如金针、如雀舌;滋味醇厚,如甘露、如玉液。精湛的采制技艺,生产出“金奖名茶”。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使茶叶生产达到鼎盛时期,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得到空前的发展。
35.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自1992年以来,信阳凭借“信阳毛尖”绿茶的品牌优势,在每年5月前后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2004年2月7日,信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信阳茶叶节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2010年又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同时确定举办时间为每年4月28日至30日。原中国信阳茶叶节自1992年以来,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其中包含招商引资,融资洽谈等多项活动,旨在发展当地的经济,促进信阳茶叶优势的长足发展,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1届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信阳市当地最大的文化经济活动之一。每届茶文化节都组织了招商引资、茶叶展销、经贸、旅游、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现代产业类(4项)
36.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信阳主城区北1公里,包括工业城和羊山2个片区共8个特色“区中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和茶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是河南省首批8个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定位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智能显示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两大产业,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影音3条产业链。现已入驻泛蓝科技、天盈光电、台商电子等54家电子类企业。茶产业园区,定位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茶研发、茶文化、茶博览的重要基地。现已入驻五云茶叶、文新茶叶、卢氏茶叶等全国知名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37.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两个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信阳市主城区西北角,与主城区一体相连,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36平方公里、发展区3.5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商贸物流业,河南省政府明确将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内1.6平方公里的用地定位为河南省四大物流节点之一,集聚区定位为豫南地区重要的大型商贸物流基地,立足信阳、辐射鄂豫皖。现已入驻河南金牛大别山农产品物流中心、金牛物流园区“豫南城”、晟三国际建材城等10家物流骨干企业。
38.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新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3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3.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轻工纺织,集聚区定位为河南省及中部地区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河南省及中部地区最大的麻纺基地、国内最大的麻片包装材料生产基地。现已入驻万和纺织、川大纺织、裕盛体育用品等15家骨干企业。
39.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位于罗山县城东南1公里,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6平方公里、发展区3.9平方公里、控制区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以生产计算机、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为主,定位为信阳市电子产业园配套园区、全省有影响的计算机及周边配件生产、通信设备(手机)制造和研发一体化的电子工业基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现已入驻大忠电子、同裕电子、鑫盛电子等5家骨干企业,均为富士康、华硕、格力等知名电子企业配套企业。
四、地标建筑类(8项)
40.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核心地段,布局为“一核、两轴、四相、十二园”。园区绿化覆盖率达83%,百花园内共种植50余万株花苗,牡丹、郁金香、茶花等268种观赏植物,是展现魅力信阳形象的重要窗口。
百花园景观工程建设强调“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的同时,引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法,充分体现花、园结合的特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最具规模的以花卉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体现信阳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风貌的窗口,成为广大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1.南湾湖大坝
南湾湖大坝高38米,长816米,顶宽8米,底宽24.4米。它动工于1952年12月,1955年11月竣工。坝的背水坡用雨花石镶嵌毛泽东主席题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南湾湖水利工程是建国初期为了治理淮河水旱灾害,全面落实毛泽东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导思想而兴建的。
42.浉河新八景
望湖轩
具有楚风汉韵的望湖轩建在南湾湖大坝东隅,背山面水,整个轩院落差近4米。站在最高处的轩亭内,可一览南湾湖之浩淼、风光之旖旎。
聚贤祠
聚贤祠位于贤山之巅。古时曾有贤士隐逸于此,所以贤山又名贤隐山,也是信阳古八景“贤岭松风”之所在。今逢盛世,修建此祠,信阳历代乡贤、名宦共聚于此,故名聚贤祠。
申伯楼
申国原为伯爵,国君称为申伯。后来申国被楚国所灭,但是作为地名的申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信阳还有着申城的别称,城内的申碑路据说就是和出土有古申国的石碑有关。平桥区自高梁店乡的申阳台至平昌关镇的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盘、申伯读书台等遗址、遗物都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申伯楼设计时沿用信阳古八景中“奎楼晚照”中奎楼的基本功能,楼体硕大,风格粗朴,雄浑大气,近汉唐之风。
茗阳阁
坐落在贤山脚下。“茗”代表绿色茶叶,“阳”代表红色信阳。该阁采用纯中式古典塔楼风格,底座基台高为黄河高程102米,檐口高32.1米(与信阳所处纬度一致),阁高5层,海拔139.9米。茗阳阁“依贤山之雄风,汇淮河之灵气,迎朝霞出彩虹,送余晖归南湖,见明月泛水,听松风弹幽琴”,融会中国传统楼阁意象,兼具当代简明形式,意象深邃,品格高远,成为魅力信阳新的城市文化象征。
龟山亭
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龟山亭建在龟山临河的一侧。自山脚拾级而上,看掩映于葱茏之中的白墙黛瓦错落而起,忽而身前,忽而在后,步停处,即至龟山亭。龟山亭的美感,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人在亭内居高临下时,可纵览无限壮丽的湖光山色。
琵琶台
延续“长台古渡”文化遗风的琵琶台,建于琴桥南端的一个小山岗上。台的平面成“土”字形,取五行“土”之居中之意,与信阳华中地理位置相契合。古人登台望远,念天地之悠悠,感古今之怆然,今琵琶台承前人古意,昭时光如梭,更催人加压奋进。传统节日有登高之礼,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春节鸣礼等皆可在此举办。
(未完待续)
河洲榭
浉河新八景中,河洲榭最有特色。它的一部分立于安桥与会桥之间的湖心岛上,一部分探身于水间。平桥区将把湖心岛打造成娱乐度假的文化旅游乐园。古时“浉河水中夜舟泛月”,今将有“河洲榭内听戏品茗”。
平山塔
震雷山古有“雷沼喷云”之景,前人曾于此求雨,今虽不用求雨,然古文化习俗可嬗变成其他形式,在此山立塔以祈平安,故名平山塔。平山塔将建于安桥南岸临河一个山麓之上,高低落差60米,寓意新中国60华诞之良时,于此山立塔祈安。平山塔总建筑面积1853平方米,与平桥区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相契合。塔高26米,寓意平桥2600多年的建制历史。塔身合暗层计9层,取久久之意,以祈平安之久。
43虹桥
虹桥在107国道浉河上,修建于1981年。虹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300多米,主跨度185米多,是钢索直拉桥,远远望去,整个桥梁五颜六色,宛若一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上,虹桥由此得名。夜晚,虹桥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波光轻轻荡漾,使人产生处于人间仙境的感觉。
44关桥
2007年桥面被拓宽了12米,为五孔40米双曲拱桥。长235.9米,宽22米,为双向四车道。静白的菱形钢架灯照与两侧漆蓝的栏杆相辉映,以一种简约的气质迎接东边渐升的朝阳。从虹桥那边往这边望时,朝阳斜映水中,晕染一碧霞光,流光溢彩。两岸楼宇白影迷离朦胧,浸润在晨辉倾泻的清流,倒影芬然碎裂,随着水中鱼群的踪迹,鹭鸟的旅程一同伤逝,演绎飘然绝美的一尾凤凰。
45申桥
46民桥
民桥是信阳市唯一的一座独塔斜拉式桥梁,大桥主塔高72米,全长630米,宽24米,标准式双向四车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该桥于2005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成为信阳现代化城市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47息县谯楼
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息州州同乌公(名佚)始修州署大门,上建谯楼一座,后为战火所毁。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息县知县王用宾重建,清代嘉庆年间知县侯帮镇予以修葺。嗣后谯楼年久失修,楼体上建筑倒塌,仅存的台基和拱门为元代所建,距今已700多年。1984年息县人民政府在原台基和拱门上仿古重建。现谯楼为重檐式砖混结构,总高度9米,1988年6月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风景名胜类(17项)
1.鸡公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新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全国八大景区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国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大鲵、长尾雉、香果树等,是河南农林、师范、医药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基地。鸡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地。
2.南湾湖
位于信阳市城区西南5公里处,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是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2倍,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
3.灵山
位于罗山县西南部,境内山体连绵,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动物类各有1000多种,仅鸟类就达233种。境内灵山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封灵山寺为国庙;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灵山,并御笔为灵山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灵山寺自古香火繁盛,文僧辈然,名播海外,享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刹”之誉。
4.汤泉池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西南,大别山腹地金刚台脚下,以温泉水的医疗效果而闻名,著名的温泉疗养和山岳风景区,有“药泉”之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湖面泛舟,置身于千倾碧波之中,可尽观青山秀水,体会“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诗情画意。
5.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东南,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纵横、形似金刚而得名,为大别山豫内最高峰。金刚台地质公园由金刚台景区和汤泉池景区组成,景区纵横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种地貌浑然一体,园区内名胜古迹、红色遗址、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等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科研价值、健身疗养等于一身,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大别山五针松、商城肥鲵等均为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6.新县红色首府景区
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所在地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7.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
位于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一代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世后的埋骨之地。许世友将军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谒、观瞻。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8.光山邓颖超祖居纪念馆
邓颖超祖居位于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是全国政协原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的祖父及父亲居住的地方。占地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为两个独立四合院落,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目前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何家冲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位于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境内,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退鄂豫皖根据地后,中央鄂豫皖省委于11月30日重建红二十五军,成为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省委及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由何家冲出发西进,红二十五军长征由此开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由军部旧址、医院旧址、长征出发标志大白果树和红二十五军使用过的磨盘组成。
10.王大湾会议旧址
位于光山县城东南25公里砖桥街南头路西文氏祠。该祠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青砖灰瓦,廊檐挑角,檐上原有木雕人物、动物、花草等,后毁坏。两山均为风火山墙,是一座结构严谨的四合天井院落。
1947年9月27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为了提高南下部队战斗力,在文氏祠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议,这就是所谓的王大湾会议。会上,刘伯承作了军事报告,邓小平作了政治报告。强调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牢固树立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懈等思想情绪。这次会议对后来胜利地坚持大别山的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11.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位于信阳市城区北京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处,由红军广场改建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是由江泽民题写馆名的以红色为基调,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千”字为建筑造型,以百位将军雕像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地图、30万烈士英名为墙面浮雕,展现信阳厚重革命历史,反映了战争年代英雄的老区儿女创造辉煌业绩的纪念馆。
12.固始西九华山
固始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地处豫皖结合部的大别山绵延地带上,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因山中坐落着千年古刹妙高禅寺,故佛门把它与安徽青阳九华山相提并论,有西九华之称。景区内千亩秀竹舞风,万顷梯茶荡波,飞瀑叠连,碧潭清澈,花草芬芳,鸟声啼鸣,是中原地区不可多见的原生态环境游览胜地。
13.光山净居寺
千年古刹净居寺,位于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梵天寺。此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由名僧慧思结庵,道岸禅师建寺。于1985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亦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净居寺风景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亦是集豫南山水寺院、园林、碑廊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它历史悠久,名僧辈出,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曾有儒(苏东坡)、佛(释僧印师)、道(鲁直真人黄庭坚)三教合流迭兴的局面。
14.新县香山湖
香山湖位于大别山腹地,距新县县城约6公里,景区以香山湖为中心,面积达55.5平方公里。香山湖面开阔,水质如镜,水绕山行,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其龙头、龙身、龙尾、龙爪清晰逼真,让人惊叹。环湖山峰叠翠,花草遍野。空气里仿佛含有树木花草的芳馨和湖水的纯净。湖内大小岛屿数十座,不少小岛水涨岛没,水落岛现,成为乌龟、鳖鱼的栖息地。香山湖不仅风光如画,而且气候宜人,实为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15.金兰山
位于信阳市新县境内大别山南麓,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8.1%,山峰300余座,最高峰大风尖817米,由金兰山、连康山、西大山、九龙潭四大景区构成,集雄、奇、幽、秀、灵于一体,兼峰、石、潭、瀑、林于一身。山内物种繁多,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16.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柏山森林公园,位于商城县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钟灵毓秀、景致迷人,素有“松山林海”之称,又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17.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城区32公里。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区内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被誉为“鸟类乐园”,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二、文化类(19项)
18.商代独木舟
商代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乡徐庄村张庄组淮河滩,舟长9.28米,中部宽0.78米,高0.60米。舟体两头平直略窄,造型精巧,保存完好,为中部地区所罕见,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最大者之一。舟为一圆木整体剖凿而成,证实了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堪称“中原第一舟”。
19.战国编钟
共18枚,其中钮钟9枚、镈钟9枚,2004年出土于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9号墓。因我市是中国第一套编钟的出土地,由第一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早已于1970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声震寰宇,被世人传为佳话,现已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套编钟的出土又一次轰动考古界,其不论数量还是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超过第一套,尤其是精妙绝伦的木质编钟架的同时出土,引起各方专家的赞叹。
20.天湖古酒
(夔(kuí)纹提梁卣(yǒu))
1979年出土于罗山莽张乡天湖村,是商代人用来祭奠祖先和神灵时专门用来盛装鬯酒的酒器。多见于商代和西周前期,时代性很强。夔纹提梁卣绳索状提梁,带盖,器呈椭圆形,颈部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盖下方饰一周蕉叶纹。整件器物构图严整,装饰华丽。出土后经北京轻工食品研究所检测,卣内液体含微量甲酸乙酯(酒类芳香分子成分),证实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酒,以“最陈的酒”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21.最早的轿子—肩舆
1978年固始侯古堆吴王夫差夫人墓出土3乘肩舆,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轿子实物。
22.博山盖樽
国家一级文物,西汉。1988年出土于信阳县查山。子母口,直腹,平底,三兽足,博山盖。下腹与上腹各饰斜方格纹、三角纹和波浪纹,腹部饰两铺兽;盖的下半部饰两组神兽与羽人,上部饰两组四神与羽人,钮饰朱雀,由云纹分成上下两层。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准的锥画艺术在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机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23.“父乙”角
国家一级文物,西周。1986年8月出土于信阳县浉河港乡。通体呈深浓闪亮的墨绿色,折沿、直腹、三角梭形足、有盖,用斜子母扣扣合。此器应是“晨肇贮”为亡父所作的祭器,其构思巧妙,瑰丽庄重,是我国考古发现青铜角最大者之一,考古界称之为“角王”。
24.“父丁”卣
“父丁”卣 国家一级文物 西周 1986年8月信阳地区文管办在信阳县浉河港乡征集。侈口、束颈、椭圆形腹、圈足,器底铸有“作父丁”三字。色泽碧绿通透,似翠如玉。铜卣颈部饰整牛纹,中部有牛头系钮,腹部饰有目纹和四瓣花纹。特别是其颈部铸造了两条完整的牛的形象,牛头奋力向前伸,一条后腿弯曲,仿佛随时准备搏斗。这样的器型十分罕见,全国仅此一件,堪称“西周第一牛”。
25.城阳城
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的苏楼村。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外城总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春秋楚文王灭申之后,城阳城成为楚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1957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城阳城西南发掘了信阳长台关一、二号楚墓,在城内出土有楚国的金币“郢爰”、青铜器、漆木器和乐器等。
《战国策》记载当时秦兵占领了楚国的大部分土地,楚兵被南北夹击,形势十分危险,楚顷襄王只好把城阳作为临时国都,并派人把庄辛请到城阳。庄辛建议:“秦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黾塞就是义阳(今信阳)三关。顷襄王封庄辛为阳陵君,让其以城阳为大本营,收复失地,才有迁都淮阳的新局面。“亡羊补牢”的典故也就出自此时此地。
26.文庙大成殿
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代,清代修复。是信阳市区仅存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讲学之地,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其中,大成殿五楹通长17.7米,建筑在一高台上。殿前还有长25米、宽15米的祭祀台,全部用青砖垒砌,使大殿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27.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隆古乡,其始建于周成平定东夷之后。黄国是周代赢姓诸侯国,是江淮小国中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城内面积2.8平方公里。
黄国故城南、北、西城墙保存完好,仅东城墙有少量损坏,夯土城墙大部分保存3米左右。在距黄国故城20余公里的光山宝相寺发现了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精美并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铜器、玉器、竹器、漆木器、丝织品等,为研究春秋早期江淮地区国君墓的棺椁制度、服饰、随葬品等提供了翔实资料。20世纪90年代,在黄国故城西北1公里处亦发现黄国墓地。黄国故城是目前豫南地区保存较完整,内容丰富的故城遗址,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军事、经济、文化的宝贵遗产。
28.“义阳三关”
河南信阳,古称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此得名“义阳三关”。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故有“义阳三关”之称。其后三关之名各有变化。三关均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关已布满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九里关被湖淹没,已不复存在。
三关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又是古代南北抗衡的军事关隘。古代的箭楼、炮台和近代的碉堡、战壕,记载着千百年来的战火烽烟。周围的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遍布,郁郁葱葱,景色非常壮丽。
29.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琢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由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自6米至12米不等,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这种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桥下渗透腐蚀桥梁结构。
30.信阳民歌
信阳市素称河南的歌舞之乡,在民间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丰厚的存量,在风格上迥于淮河以北的河南省内各地区。建国前曾有一次较大的变革,即在原生状态的民间音乐舞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音乐、舞蹈元素,形成所谓新民歌和新民舞;建国后,至1978年经过两次“文艺采风”,原生状态的民歌、民舞在被收存保护的过程中又有所变化,纯原始的民间音乐舞蹈已不多见。代之以原民间音乐舞蹈素材为基础,再创作而形成的一批音乐、舞蹈节目存在形式。
31.罗山皮影
罗山皮影始于明代,据1982年版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至1566年)开始在信阳市的罗山县繁衍生长,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少代皮影艺人的加工、提高,罗山县皮影艺术已经成熟,影人制作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乐队简约合理的戏剧艺术,成为中国戏剧园中的一支奇葩。
32.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灶书《郭丁香》是固始县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汉民族历史悠久的叙事长诗。《郭丁香》的故事主要内容以郭丁香(人称灶王奶)与丈夫张万良(人称灶王爷)爱情婚姻纠葛为主线,着意歌颂了郭丁香勤劳、善良、正直的美德,无情鞭挞了懒惰、奸诈、负义等恶行,正符合善良的农民群众所追求的道德规范。长诗《郭丁香》语言朴素无华,是豫东南大别山一带及江淮流域独树一帜的民间口头文学经典之作。2007年为省保名录。
33.“淮滨泥塑叫吹”
淮滨地方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其历史悠久,在淮滨沙冢遗址(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就有陶乌出土。现淮滨泥塑造型基本分为人物、动物两大类。型制尺寸大小有别,尤以狮虎牛马等最为生动。色泽亮丽,对比强烈,整个作品线条分明,纹饰简练,造型别致,既是玩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一般在当地庙会或传统节日期间有售。1992年,信阳地区文化局曾予征集,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室内饰物,民间工艺品和民俗玩具。
34.信阳毛尖采制技艺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过程。信阳毛尖茶叶质佳味浓,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义阳第一”(信阳古称义阳)的品评。信阳毛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90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金质奖章。1999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信阳毛尖白毫满披,如金针、如雀舌;滋味醇厚,如甘露、如玉液。精湛的采制技艺,生产出“金奖名茶”。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使茶叶生产达到鼎盛时期,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得到空前的发展。
35.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自1992年以来,信阳凭借“信阳毛尖”绿茶的品牌优势,在每年5月前后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2004年2月7日,信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信阳茶叶节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2010年又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同时确定举办时间为每年4月28日至30日。原中国信阳茶叶节自1992年以来,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其中包含招商引资,融资洽谈等多项活动,旨在发展当地的经济,促进信阳茶叶优势的长足发展,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1届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信阳市当地最大的文化经济活动之一。每届茶文化节都组织了招商引资、茶叶展销、经贸、旅游、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现代产业类(4项)
36.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信阳主城区北1公里,包括工业城和羊山2个片区共8个特色“区中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和茶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是河南省首批8个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定位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智能显示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两大产业,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影音3条产业链。现已入驻泛蓝科技、天盈光电、台商电子等54家电子类企业。茶产业园区,定位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茶研发、茶文化、茶博览的重要基地。现已入驻五云茶叶、文新茶叶、卢氏茶叶等全国知名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37.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两个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信阳市主城区西北角,与主城区一体相连,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36平方公里、发展区3.5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商贸物流业,河南省政府明确将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内1.6平方公里的用地定位为河南省四大物流节点之一,集聚区定位为豫南地区重要的大型商贸物流基地,立足信阳、辐射鄂豫皖。现已入驻河南金牛大别山农产品物流中心、金牛物流园区“豫南城”、晟三国际建材城等10家物流骨干企业。
38.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新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3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3.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轻工纺织,集聚区定位为河南省及中部地区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河南省及中部地区最大的麻纺基地、国内最大的麻片包装材料生产基地。现已入驻万和纺织、川大纺织、裕盛体育用品等15家骨干企业。
39.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位于罗山县城东南1公里,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6平方公里、发展区3.9平方公里、控制区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以生产计算机、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为主,定位为信阳市电子产业园配套园区、全省有影响的计算机及周边配件生产、通信设备(手机)制造和研发一体化的电子工业基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现已入驻大忠电子、同裕电子、鑫盛电子等5家骨干企业,均为富士康、华硕、格力等知名电子企业配套企业。
四、地标建筑类(8项)
40.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核心地段,布局为“一核、两轴、四相、十二园”。园区绿化覆盖率达83%,百花园内共种植50余万株花苗,牡丹、郁金香、茶花等268种观赏植物,是展现魅力信阳形象的重要窗口。
百花园景观工程建设强调“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的同时,引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法,充分体现花、园结合的特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最具规模的以花卉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体现信阳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风貌的窗口,成为广大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1.南湾湖大坝
南湾湖大坝高38米,长816米,顶宽8米,底宽24.4米。它动工于1952年12月,1955年11月竣工。坝的背水坡用雨花石镶嵌毛泽东主席题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南湾湖水利工程是建国初期为了治理淮河水旱灾害,全面落实毛泽东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导思想而兴建的。
42.浉河新八景
望湖轩
具有楚风汉韵的望湖轩建在南湾湖大坝东隅,背山面水,整个轩院落差近4米。站在最高处的轩亭内,可一览南湾湖之浩淼、风光之旖旎。
聚贤祠
聚贤祠位于贤山之巅。古时曾有贤士隐逸于此,所以贤山又名贤隐山,也是信阳古八景“贤岭松风”之所在。今逢盛世,修建此祠,信阳历代乡贤、名宦共聚于此,故名聚贤祠。
申伯楼
申国原为伯爵,国君称为申伯。后来申国被楚国所灭,但是作为地名的申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信阳还有着申城的别称,城内的申碑路据说就是和出土有古申国的石碑有关。平桥区自高梁店乡的申阳台至平昌关镇的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盘、申伯读书台等遗址、遗物都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申伯楼设计时沿用信阳古八景中“奎楼晚照”中奎楼的基本功能,楼体硕大,风格粗朴,雄浑大气,近汉唐之风。
茗阳阁
坐落在贤山脚下。“茗”代表绿色茶叶,“阳”代表红色信阳。该阁采用纯中式古典塔楼风格,底座基台高为黄河高程102米,檐口高32.1米(与信阳所处纬度一致),阁高5层,海拔139.9米。茗阳阁“依贤山之雄风,汇淮河之灵气,迎朝霞出彩虹,送余晖归南湖,见明月泛水,听松风弹幽琴”,融会中国传统楼阁意象,兼具当代简明形式,意象深邃,品格高远,成为魅力信阳新的城市文化象征。
龟山亭
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龟山亭建在龟山临河的一侧。自山脚拾级而上,看掩映于葱茏之中的白墙黛瓦错落而起,忽而身前,忽而在后,步停处,即至龟山亭。龟山亭的美感,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人在亭内居高临下时,可纵览无限壮丽的湖光山色。
琵琶台
延续“长台古渡”文化遗风的琵琶台,建于琴桥南端的一个小山岗上。台的平面成“土”字形,取五行“土”之居中之意,与信阳华中地理位置相契合。古人登台望远,念天地之悠悠,感古今之怆然,今琵琶台承前人古意,昭时光如梭,更催人加压奋进。传统节日有登高之礼,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春节鸣礼等皆可在此举办。
(未完待续)
河洲榭
浉河新八景中,河洲榭最有特色。它的一部分立于安桥与会桥之间的湖心岛上,一部分探身于水间。平桥区将把湖心岛打造成娱乐度假的文化旅游乐园。古时“浉河水中夜舟泛月”,今将有“河洲榭内听戏品茗”。
平山塔
震雷山古有“雷沼喷云”之景,前人曾于此求雨,今虽不用求雨,然古文化习俗可嬗变成其他形式,在此山立塔以祈平安,故名平山塔。平山塔将建于安桥南岸临河一个山麓之上,高低落差60米,寓意新中国60华诞之良时,于此山立塔祈安。平山塔总建筑面积1853平方米,与平桥区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相契合。塔高26米,寓意平桥2600多年的建制历史。塔身合暗层计9层,取久久之意,以祈平安之久。
43虹桥
虹桥在107国道浉河上,修建于1981年。虹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300多米,主跨度185米多,是钢索直拉桥,远远望去,整个桥梁五颜六色,宛若一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上,虹桥由此得名。夜晚,虹桥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波光轻轻荡漾,使人产生处于人间仙境的感觉。
44关桥
2007年桥面被拓宽了12米,为五孔40米双曲拱桥。长235.9米,宽22米,为双向四车道。静白的菱形钢架灯照与两侧漆蓝的栏杆相辉映,以一种简约的气质迎接东边渐升的朝阳。从虹桥那边往这边望时,朝阳斜映水中,晕染一碧霞光,流光溢彩。两岸楼宇白影迷离朦胧,浸润在晨辉倾泻的清流,倒影芬然碎裂,随着水中鱼群的踪迹,鹭鸟的旅程一同伤逝,演绎飘然绝美的一尾凤凰。
45申桥
46民桥
民桥是信阳市唯一的一座独塔斜拉式桥梁,大桥主塔高72米,全长630米,宽24米,标准式双向四车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该桥于2005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成为信阳现代化城市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47息县谯楼
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息州州同乌公(名佚)始修州署大门,上建谯楼一座,后为战火所毁。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息县知县王用宾重建,清代嘉庆年间知县侯帮镇予以修葺。嗣后谯楼年久失修,楼体上建筑倒塌,仅存的台基和拱门为元代所建,距今已700多年。1984年息县人民政府在原台基和拱门上仿古重建。现谯楼为重檐式砖混结构,总高度9米,1988年6月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风景名胜类(17项)
1.鸡公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新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全国八大景区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国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大鲵、长尾雉、香果树等,是河南农林、师范、医药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基地。鸡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地。
2.南湾湖
位于信阳市城区西南5公里处,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是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2倍,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
3.灵山
位于罗山县西南部,境内山体连绵,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动物类各有1000多种,仅鸟类就达233种。境内灵山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封灵山寺为国庙;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灵山,并御笔为灵山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灵山寺自古香火繁盛,文僧辈然,名播海外,享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刹”之誉。
4.汤泉池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西南,大别山腹地金刚台脚下,以温泉水的医疗效果而闻名,著名的温泉疗养和山岳风景区,有“药泉”之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湖面泛舟,置身于千倾碧波之中,可尽观青山秀水,体会“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诗情画意。
5.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东南,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纵横、形似金刚而得名,为大别山豫内最高峰。金刚台地质公园由金刚台景区和汤泉池景区组成,景区纵横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种地貌浑然一体,园区内名胜古迹、红色遗址、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等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科研价值、健身疗养等于一身,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大别山五针松、商城肥鲵等均为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6.新县红色首府景区
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所在地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7.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
位于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一代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世后的埋骨之地。许世友将军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谒、观瞻。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8.光山邓颖超祖居纪念馆
邓颖超祖居位于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是全国政协原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的祖父及父亲居住的地方。占地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为两个独立四合院落,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目前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何家冲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位于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境内,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退鄂豫皖根据地后,中央鄂豫皖省委于11月30日重建红二十五军,成为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省委及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由何家冲出发西进,红二十五军长征由此开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由军部旧址、医院旧址、长征出发标志大白果树和红二十五军使用过的磨盘组成。
10.王大湾会议旧址
位于光山县城东南25公里砖桥街南头路西文氏祠。该祠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青砖灰瓦,廊檐挑角,檐上原有木雕人物、动物、花草等,后毁坏。两山均为风火山墙,是一座结构严谨的四合天井院落。
1947年9月27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为了提高南下部队战斗力,在文氏祠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议,这就是所谓的王大湾会议。会上,刘伯承作了军事报告,邓小平作了政治报告。强调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牢固树立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懈等思想情绪。这次会议对后来胜利地坚持大别山的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11.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位于信阳市城区北京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处,由红军广场改建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是由江泽民题写馆名的以红色为基调,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千”字为建筑造型,以百位将军雕像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地图、30万烈士英名为墙面浮雕,展现信阳厚重革命历史,反映了战争年代英雄的老区儿女创造辉煌业绩的纪念馆。
12.固始西九华山
固始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地处豫皖结合部的大别山绵延地带上,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因山中坐落着千年古刹妙高禅寺,故佛门把它与安徽青阳九华山相提并论,有西九华之称。景区内千亩秀竹舞风,万顷梯茶荡波,飞瀑叠连,碧潭清澈,花草芬芳,鸟声啼鸣,是中原地区不可多见的原生态环境游览胜地。
13.光山净居寺
千年古刹净居寺,位于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梵天寺。此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由名僧慧思结庵,道岸禅师建寺。于1985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亦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净居寺风景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亦是集豫南山水寺院、园林、碑廊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它历史悠久,名僧辈出,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曾有儒(苏东坡)、佛(释僧印师)、道(鲁直真人黄庭坚)三教合流迭兴的局面。
14.新县香山湖
香山湖位于大别山腹地,距新县县城约6公里,景区以香山湖为中心,面积达55.5平方公里。香山湖面开阔,水质如镜,水绕山行,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其龙头、龙身、龙尾、龙爪清晰逼真,让人惊叹。环湖山峰叠翠,花草遍野。空气里仿佛含有树木花草的芳馨和湖水的纯净。湖内大小岛屿数十座,不少小岛水涨岛没,水落岛现,成为乌龟、鳖鱼的栖息地。香山湖不仅风光如画,而且气候宜人,实为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15.金兰山
位于信阳市新县境内大别山南麓,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8.1%,山峰300余座,最高峰大风尖817米,由金兰山、连康山、西大山、九龙潭四大景区构成,集雄、奇、幽、秀、灵于一体,兼峰、石、潭、瀑、林于一身。山内物种繁多,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16.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柏山森林公园,位于商城县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钟灵毓秀、景致迷人,素有“松山林海”之称,又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17.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城区32公里。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区内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被誉为“鸟类乐园”,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二、文化类(19项)
18.商代独木舟
商代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乡徐庄村张庄组淮河滩,舟长9.28米,中部宽0.78米,高0.60米。舟体两头平直略窄,造型精巧,保存完好,为中部地区所罕见,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最大者之一。舟为一圆木整体剖凿而成,证实了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堪称“中原第一舟”。
19.战国编钟
共18枚,其中钮钟9枚、镈钟9枚,2004年出土于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9号墓。因我市是中国第一套编钟的出土地,由第一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早已于1970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声震寰宇,被世人传为佳话,现已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套编钟的出土又一次轰动考古界,其不论数量还是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超过第一套,尤其是精妙绝伦的木质编钟架的同时出土,引起各方专家的赞叹。
20.天湖古酒
(夔(kuí)纹提梁卣(yǒu))
1979年出土于罗山莽张乡天湖村,是商代人用来祭奠祖先和神灵时专门用来盛装鬯酒的酒器。多见于商代和西周前期,时代性很强。夔纹提梁卣绳索状提梁,带盖,器呈椭圆形,颈部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盖下方饰一周蕉叶纹。整件器物构图严整,装饰华丽。出土后经北京轻工食品研究所检测,卣内液体含微量甲酸乙酯(酒类芳香分子成分),证实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酒,以“最陈的酒”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21.最早的轿子—肩舆
1978年固始侯古堆吴王夫差夫人墓出土3乘肩舆,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轿子实物。
22.博山盖樽
国家一级文物,西汉。1988年出土于信阳县查山。子母口,直腹,平底,三兽足,博山盖。下腹与上腹各饰斜方格纹、三角纹和波浪纹,腹部饰两铺兽;盖的下半部饰两组神兽与羽人,上部饰两组四神与羽人,钮饰朱雀,由云纹分成上下两层。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准的锥画艺术在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机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23.“父乙”角
国家一级文物,西周。1986年8月出土于信阳县浉河港乡。通体呈深浓闪亮的墨绿色,折沿、直腹、三角梭形足、有盖,用斜子母扣扣合。此器应是“晨肇贮”为亡父所作的祭器,其构思巧妙,瑰丽庄重,是我国考古发现青铜角最大者之一,考古界称之为“角王”。
24.“父丁”卣
“父丁”卣 国家一级文物 西周 1986年8月信阳地区文管办在信阳县浉河港乡征集。侈口、束颈、椭圆形腹、圈足,器底铸有“作父丁”三字。色泽碧绿通透,似翠如玉。铜卣颈部饰整牛纹,中部有牛头系钮,腹部饰有目纹和四瓣花纹。特别是其颈部铸造了两条完整的牛的形象,牛头奋力向前伸,一条后腿弯曲,仿佛随时准备搏斗。这样的器型十分罕见,全国仅此一件,堪称“西周第一牛”。
25.城阳城
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的苏楼村。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外城总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春秋楚文王灭申之后,城阳城成为楚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1957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城阳城西南发掘了信阳长台关一、二号楚墓,在城内出土有楚国的金币“郢爰”、青铜器、漆木器和乐器等。
《战国策》记载当时秦兵占领了楚国的大部分土地,楚兵被南北夹击,形势十分危险,楚顷襄王只好把城阳作为临时国都,并派人把庄辛请到城阳。庄辛建议:“秦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黾塞就是义阳(今信阳)三关。顷襄王封庄辛为阳陵君,让其以城阳为大本营,收复失地,才有迁都淮阳的新局面。“亡羊补牢”的典故也就出自此时此地。
26.文庙大成殿
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代,清代修复。是信阳市区仅存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讲学之地,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其中,大成殿五楹通长17.7米,建筑在一高台上。殿前还有长25米、宽15米的祭祀台,全部用青砖垒砌,使大殿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27.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隆古乡,其始建于周成平定东夷之后。黄国是周代赢姓诸侯国,是江淮小国中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城内面积2.8平方公里。
黄国故城南、北、西城墙保存完好,仅东城墙有少量损坏,夯土城墙大部分保存3米左右。在距黄国故城20余公里的光山宝相寺发现了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精美并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铜器、玉器、竹器、漆木器、丝织品等,为研究春秋早期江淮地区国君墓的棺椁制度、服饰、随葬品等提供了翔实资料。20世纪90年代,在黄国故城西北1公里处亦发现黄国墓地。黄国故城是目前豫南地区保存较完整,内容丰富的故城遗址,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军事、经济、文化的宝贵遗产。
28.“义阳三关”
河南信阳,古称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此得名“义阳三关”。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故有“义阳三关”之称。其后三关之名各有变化。三关均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关已布满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九里关被湖淹没,已不复存在。
三关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又是古代南北抗衡的军事关隘。古代的箭楼、炮台和近代的碉堡、战壕,记载着千百年来的战火烽烟。周围的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遍布,郁郁葱葱,景色非常壮丽。
29.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琢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由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自6米至12米不等,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这种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桥下渗透腐蚀桥梁结构。
30.信阳民歌
信阳市素称河南的歌舞之乡,在民间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丰厚的存量,在风格上迥于淮河以北的河南省内各地区。建国前曾有一次较大的变革,即在原生状态的民间音乐舞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音乐、舞蹈元素,形成所谓新民歌和新民舞;建国后,至1978年经过两次“文艺采风”,原生状态的民歌、民舞在被收存保护的过程中又有所变化,纯原始的民间音乐舞蹈已不多见。代之以原民间音乐舞蹈素材为基础,再创作而形成的一批音乐、舞蹈节目存在形式。
31.罗山皮影
罗山皮影始于明代,据1982年版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至1566年)开始在信阳市的罗山县繁衍生长,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少代皮影艺人的加工、提高,罗山县皮影艺术已经成熟,影人制作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乐队简约合理的戏剧艺术,成为中国戏剧园中的一支奇葩。
32.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灶书《郭丁香》是固始县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汉民族历史悠久的叙事长诗。《郭丁香》的故事主要内容以郭丁香(人称灶王奶)与丈夫张万良(人称灶王爷)爱情婚姻纠葛为主线,着意歌颂了郭丁香勤劳、善良、正直的美德,无情鞭挞了懒惰、奸诈、负义等恶行,正符合善良的农民群众所追求的道德规范。长诗《郭丁香》语言朴素无华,是豫东南大别山一带及江淮流域独树一帜的民间口头文学经典之作。2007年为省保名录。
33.“淮滨泥塑叫吹”
淮滨地方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其历史悠久,在淮滨沙冢遗址(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就有陶乌出土。现淮滨泥塑造型基本分为人物、动物两大类。型制尺寸大小有别,尤以狮虎牛马等最为生动。色泽亮丽,对比强烈,整个作品线条分明,纹饰简练,造型别致,既是玩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一般在当地庙会或传统节日期间有售。1992年,信阳地区文化局曾予征集,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室内饰物,民间工艺品和民俗玩具。
34.信阳毛尖采制技艺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过程。信阳毛尖茶叶质佳味浓,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义阳第一”(信阳古称义阳)的品评。信阳毛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90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金质奖章。1999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信阳毛尖白毫满披,如金针、如雀舌;滋味醇厚,如甘露、如玉液。精湛的采制技艺,生产出“金奖名茶”。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使茶叶生产达到鼎盛时期,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得到空前的发展。
35.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自1992年以来,信阳凭借“信阳毛尖”绿茶的品牌优势,在每年5月前后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2004年2月7日,信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信阳茶叶节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2010年又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同时确定举办时间为每年4月28日至30日。原中国信阳茶叶节自1992年以来,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其中包含招商引资,融资洽谈等多项活动,旨在发展当地的经济,促进信阳茶叶优势的长足发展,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1届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信阳市当地最大的文化经济活动之一。每届茶文化节都组织了招商引资、茶叶展销、经贸、旅游、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现代产业类(4项)
36.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信阳主城区北1公里,包括工业城和羊山2个片区共8个特色“区中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和茶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是河南省首批8个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定位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智能显示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两大产业,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影音3条产业链。现已入驻泛蓝科技、天盈光电、台商电子等54家电子类企业。茶产业园区,定位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茶研发、茶文化、茶博览的重要基地。现已入驻五云茶叶、文新茶叶、卢氏茶叶等全国知名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37.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两个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信阳市主城区西北角,与主城区一体相连,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36平方公里、发展区3.5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商贸物流业,河南省政府明确将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内1.6平方公里的用地定位为河南省四大物流节点之一,集聚区定位为豫南地区重要的大型商贸物流基地,立足信阳、辐射鄂豫皖。现已入驻河南金牛大别山农产品物流中心、金牛物流园区“豫南城”、晟三国际建材城等10家物流骨干企业。
38.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新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3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3.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轻工纺织,集聚区定位为河南省及中部地区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河南省及中部地区最大的麻纺基地、国内最大的麻片包装材料生产基地。现已入驻万和纺织、川大纺织、裕盛体育用品等15家骨干企业。
39.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位于罗山县城东南1公里,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6平方公里、发展区3.9平方公里、控制区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以生产计算机、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为主,定位为信阳市电子产业园配套园区、全省有影响的计算机及周边配件生产、通信设备(手机)制造和研发一体化的电子工业基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现已入驻大忠电子、同裕电子、鑫盛电子等5家骨干企业,均为富士康、华硕、格力等知名电子企业配套企业。
四、地标建筑类(8项)
40.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核心地段,布局为“一核、两轴、四相、十二园”。园区绿化覆盖率达83%,百花园内共种植50余万株花苗,牡丹、郁金香、茶花等268种观赏植物,是展现魅力信阳形象的重要窗口。
百花园景观工程建设强调“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的同时,引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法,充分体现花、园结合的特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最具规模的以花卉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体现信阳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风貌的窗口,成为广大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1.南湾湖大坝
南湾湖大坝高38米,长816米,顶宽8米,底宽24.4米。它动工于1952年12月,1955年11月竣工。坝的背水坡用雨花石镶嵌毛泽东主席题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南湾湖水利工程是建国初期为了治理淮河水旱灾害,全面落实毛泽东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导思想而兴建的。
42.浉河新八景
望湖轩
具有楚风汉韵的望湖轩建在南湾湖大坝东隅,背山面水,整个轩院落差近4米。站在最高处的轩亭内,可一览南湾湖之浩淼、风光之旖旎。
聚贤祠
聚贤祠位于贤山之巅。古时曾有贤士隐逸于此,所以贤山又名贤隐山,也是信阳古八景“贤岭松风”之所在。今逢盛世,修建此祠,信阳历代乡贤、名宦共聚于此,故名聚贤祠。
申伯楼
申国原为伯爵,国君称为申伯。后来申国被楚国所灭,但是作为地名的申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信阳还有着申城的别称,城内的申碑路据说就是和出土有古申国的石碑有关。平桥区自高梁店乡的申阳台至平昌关镇的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盘、申伯读书台等遗址、遗物都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申伯楼设计时沿用信阳古八景中“奎楼晚照”中奎楼的基本功能,楼体硕大,风格粗朴,雄浑大气,近汉唐之风。
茗阳阁
坐落在贤山脚下。“茗”代表绿色茶叶,“阳”代表红色信阳。该阁采用纯中式古典塔楼风格,底座基台高为黄河高程102米,檐口高32.1米(与信阳所处纬度一致),阁高5层,海拔139.9米。茗阳阁“依贤山之雄风,汇淮河之灵气,迎朝霞出彩虹,送余晖归南湖,见明月泛水,听松风弹幽琴”,融会中国传统楼阁意象,兼具当代简明形式,意象深邃,品格高远,成为魅力信阳新的城市文化象征。
龟山亭
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龟山亭建在龟山临河的一侧。自山脚拾级而上,看掩映于葱茏之中的白墙黛瓦错落而起,忽而身前,忽而在后,步停处,即至龟山亭。龟山亭的美感,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人在亭内居高临下时,可纵览无限壮丽的湖光山色。
琵琶台
延续“长台古渡”文化遗风的琵琶台,建于琴桥南端的一个小山岗上。台的平面成“土”字形,取五行“土”之居中之意,与信阳华中地理位置相契合。古人登台望远,念天地之悠悠,感古今之怆然,今琵琶台承前人古意,昭时光如梭,更催人加压奋进。传统节日有登高之礼,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春节鸣礼等皆可在此举办。
(未完待续)
河洲榭
浉河新八景中,河洲榭最有特色。它的一部分立于安桥与会桥之间的湖心岛上,一部分探身于水间。平桥区将把湖心岛打造成娱乐度假的文化旅游乐园。古时“浉河水中夜舟泛月”,今将有“河洲榭内听戏品茗”。
平山塔
震雷山古有“雷沼喷云”之景,前人曾于此求雨,今虽不用求雨,然古文化习俗可嬗变成其他形式,在此山立塔以祈平安,故名平山塔。平山塔将建于安桥南岸临河一个山麓之上,高低落差60米,寓意新中国60华诞之良时,于此山立塔祈安。平山塔总建筑面积1853平方米,与平桥区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相契合。塔高26米,寓意平桥2600多年的建制历史。塔身合暗层计9层,取久久之意,以祈平安之久。
43虹桥
虹桥在107国道浉河上,修建于1981年。虹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300多米,主跨度185米多,是钢索直拉桥,远远望去,整个桥梁五颜六色,宛若一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上,虹桥由此得名。夜晚,虹桥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波光轻轻荡漾,使人产生处于人间仙境的感觉。
44关桥
2007年桥面被拓宽了12米,为五孔40米双曲拱桥。长235.9米,宽22米,为双向四车道。静白的菱形钢架灯照与两侧漆蓝的栏杆相辉映,以一种简约的气质迎接东边渐升的朝阳。从虹桥那边往这边望时,朝阳斜映水中,晕染一碧霞光,流光溢彩。两岸楼宇白影迷离朦胧,浸润在晨辉倾泻的清流,倒影芬然碎裂,随着水中鱼群的踪迹,鹭鸟的旅程一同伤逝,演绎飘然绝美的一尾凤凰。
45申桥
46民桥
民桥是信阳市唯一的一座独塔斜拉式桥梁,大桥主塔高72米,全长630米,宽24米,标准式双向四车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该桥于2005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成为信阳现代化城市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47息县谯楼
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息州州同乌公(名佚)始修州署大门,上建谯楼一座,后为战火所毁。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息县知县王用宾重建,清代嘉庆年间知县侯帮镇予以修葺。嗣后谯楼年久失修,楼体上建筑倒塌,仅存的台基和拱门为元代所建,距今已700多年。1984年息县人民政府在原台基和拱门上仿古重建。现谯楼为重檐式砖混结构,总高度9米,1988年6月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风景名胜类(17项)
1.鸡公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新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全国八大景区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国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大鲵、长尾雉、香果树等,是河南农林、师范、医药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基地。鸡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地。
2.南湾湖
位于信阳市城区西南5公里处,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是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2倍,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
3.灵山
位于罗山县西南部,境内山体连绵,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动物类各有1000多种,仅鸟类就达233种。境内灵山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封灵山寺为国庙;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灵山,并御笔为灵山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灵山寺自古香火繁盛,文僧辈然,名播海外,享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刹”之誉。
4.汤泉池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西南,大别山腹地金刚台脚下,以温泉水的医疗效果而闻名,著名的温泉疗养和山岳风景区,有“药泉”之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湖面泛舟,置身于千倾碧波之中,可尽观青山秀水,体会“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诗情画意。
5.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东南,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纵横、形似金刚而得名,为大别山豫内最高峰。金刚台地质公园由金刚台景区和汤泉池景区组成,景区纵横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种地貌浑然一体,园区内名胜古迹、红色遗址、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等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科研价值、健身疗养等于一身,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大别山五针松、商城肥鲵等均为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6.新县红色首府景区
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所在地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7.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
位于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一代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世后的埋骨之地。许世友将军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谒、观瞻。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8.光山邓颖超祖居纪念馆
邓颖超祖居位于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是全国政协原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的祖父及父亲居住的地方。占地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为两个独立四合院落,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目前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何家冲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位于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境内,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退鄂豫皖根据地后,中央鄂豫皖省委于11月30日重建红二十五军,成为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省委及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由何家冲出发西进,红二十五军长征由此开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由军部旧址、医院旧址、长征出发标志大白果树和红二十五军使用过的磨盘组成。
10.王大湾会议旧址
位于光山县城东南25公里砖桥街南头路西文氏祠。该祠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青砖灰瓦,廊檐挑角,檐上原有木雕人物、动物、花草等,后毁坏。两山均为风火山墙,是一座结构严谨的四合天井院落。
1947年9月27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为了提高南下部队战斗力,在文氏祠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议,这就是所谓的王大湾会议。会上,刘伯承作了军事报告,邓小平作了政治报告。强调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牢固树立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懈等思想情绪。这次会议对后来胜利地坚持大别山的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11.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位于信阳市城区北京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处,由红军广场改建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是由江泽民题写馆名的以红色为基调,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千”字为建筑造型,以百位将军雕像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地图、30万烈士英名为墙面浮雕,展现信阳厚重革命历史,反映了战争年代英雄的老区儿女创造辉煌业绩的纪念馆。
12.固始西九华山
固始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地处豫皖结合部的大别山绵延地带上,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因山中坐落着千年古刹妙高禅寺,故佛门把它与安徽青阳九华山相提并论,有西九华之称。景区内千亩秀竹舞风,万顷梯茶荡波,飞瀑叠连,碧潭清澈,花草芬芳,鸟声啼鸣,是中原地区不可多见的原生态环境游览胜地。
13.光山净居寺
千年古刹净居寺,位于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梵天寺。此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由名僧慧思结庵,道岸禅师建寺。于1985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亦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净居寺风景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亦是集豫南山水寺院、园林、碑廊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它历史悠久,名僧辈出,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曾有儒(苏东坡)、佛(释僧印师)、道(鲁直真人黄庭坚)三教合流迭兴的局面。
14.新县香山湖
香山湖位于大别山腹地,距新县县城约6公里,景区以香山湖为中心,面积达55.5平方公里。香山湖面开阔,水质如镜,水绕山行,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其龙头、龙身、龙尾、龙爪清晰逼真,让人惊叹。环湖山峰叠翠,花草遍野。空气里仿佛含有树木花草的芳馨和湖水的纯净。湖内大小岛屿数十座,不少小岛水涨岛没,水落岛现,成为乌龟、鳖鱼的栖息地。香山湖不仅风光如画,而且气候宜人,实为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15.金兰山
位于信阳市新县境内大别山南麓,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8.1%,山峰300余座,最高峰大风尖817米,由金兰山、连康山、西大山、九龙潭四大景区构成,集雄、奇、幽、秀、灵于一体,兼峰、石、潭、瀑、林于一身。山内物种繁多,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16.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柏山森林公园,位于商城县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钟灵毓秀、景致迷人,素有“松山林海”之称,又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17.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城区32公里。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区内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被誉为“鸟类乐园”,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二、文化类(19项)
18.商代独木舟
商代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乡徐庄村张庄组淮河滩,舟长9.28米,中部宽0.78米,高0.60米。舟体两头平直略窄,造型精巧,保存完好,为中部地区所罕见,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最大者之一。舟为一圆木整体剖凿而成,证实了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堪称“中原第一舟”。
19.战国编钟
共18枚,其中钮钟9枚、镈钟9枚,2004年出土于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9号墓。因我市是中国第一套编钟的出土地,由第一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早已于1970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声震寰宇,被世人传为佳话,现已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套编钟的出土又一次轰动考古界,其不论数量还是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超过第一套,尤其是精妙绝伦的木质编钟架的同时出土,引起各方专家的赞叹。
20.天湖古酒
(夔(kuí)纹提梁卣(yǒu))
1979年出土于罗山莽张乡天湖村,是商代人用来祭奠祖先和神灵时专门用来盛装鬯酒的酒器。多见于商代和西周前期,时代性很强。夔纹提梁卣绳索状提梁,带盖,器呈椭圆形,颈部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盖下方饰一周蕉叶纹。整件器物构图严整,装饰华丽。出土后经北京轻工食品研究所检测,卣内液体含微量甲酸乙酯(酒类芳香分子成分),证实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酒,以“最陈的酒”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21.最早的轿子—肩舆
1978年固始侯古堆吴王夫差夫人墓出土3乘肩舆,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轿子实物。
22.博山盖樽
国家一级文物,西汉。1988年出土于信阳县查山。子母口,直腹,平底,三兽足,博山盖。下腹与上腹各饰斜方格纹、三角纹和波浪纹,腹部饰两铺兽;盖的下半部饰两组神兽与羽人,上部饰两组四神与羽人,钮饰朱雀,由云纹分成上下两层。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准的锥画艺术在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机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23.“父乙”角
国家一级文物,西周。1986年8月出土于信阳县浉河港乡。通体呈深浓闪亮的墨绿色,折沿、直腹、三角梭形足、有盖,用斜子母扣扣合。此器应是“晨肇贮”为亡父所作的祭器,其构思巧妙,瑰丽庄重,是我国考古发现青铜角最大者之一,考古界称之为“角王”。
24.“父丁”卣
“父丁”卣 国家一级文物 西周 1986年8月信阳地区文管办在信阳县浉河港乡征集。侈口、束颈、椭圆形腹、圈足,器底铸有“作父丁”三字。色泽碧绿通透,似翠如玉。铜卣颈部饰整牛纹,中部有牛头系钮,腹部饰有目纹和四瓣花纹。特别是其颈部铸造了两条完整的牛的形象,牛头奋力向前伸,一条后腿弯曲,仿佛随时准备搏斗。这样的器型十分罕见,全国仅此一件,堪称“西周第一牛”。
25.城阳城
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的苏楼村。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外城总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春秋楚文王灭申之后,城阳城成为楚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1957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城阳城西南发掘了信阳长台关一、二号楚墓,在城内出土有楚国的金币“郢爰”、青铜器、漆木器和乐器等。
《战国策》记载当时秦兵占领了楚国的大部分土地,楚兵被南北夹击,形势十分危险,楚顷襄王只好把城阳作为临时国都,并派人把庄辛请到城阳。庄辛建议:“秦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黾塞就是义阳(今信阳)三关。顷襄王封庄辛为阳陵君,让其以城阳为大本营,收复失地,才有迁都淮阳的新局面。“亡羊补牢”的典故也就出自此时此地。
26.文庙大成殿
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代,清代修复。是信阳市区仅存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讲学之地,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其中,大成殿五楹通长17.7米,建筑在一高台上。殿前还有长25米、宽15米的祭祀台,全部用青砖垒砌,使大殿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27.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隆古乡,其始建于周成平定东夷之后。黄国是周代赢姓诸侯国,是江淮小国中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城内面积2.8平方公里。
黄国故城南、北、西城墙保存完好,仅东城墙有少量损坏,夯土城墙大部分保存3米左右。在距黄国故城20余公里的光山宝相寺发现了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精美并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铜器、玉器、竹器、漆木器、丝织品等,为研究春秋早期江淮地区国君墓的棺椁制度、服饰、随葬品等提供了翔实资料。20世纪90年代,在黄国故城西北1公里处亦发现黄国墓地。黄国故城是目前豫南地区保存较完整,内容丰富的故城遗址,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军事、经济、文化的宝贵遗产。
28.“义阳三关”
河南信阳,古称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此得名“义阳三关”。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故有“义阳三关”之称。其后三关之名各有变化。三关均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关已布满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九里关被湖淹没,已不复存在。
三关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又是古代南北抗衡的军事关隘。古代的箭楼、炮台和近代的碉堡、战壕,记载着千百年来的战火烽烟。周围的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遍布,郁郁葱葱,景色非常壮丽。
29.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琢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由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自6米至12米不等,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这种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桥下渗透腐蚀桥梁结构。
30.信阳民歌
信阳市素称河南的歌舞之乡,在民间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丰厚的存量,在风格上迥于淮河以北的河南省内各地区。建国前曾有一次较大的变革,即在原生状态的民间音乐舞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音乐、舞蹈元素,形成所谓新民歌和新民舞;建国后,至1978年经过两次“文艺采风”,原生状态的民歌、民舞在被收存保护的过程中又有所变化,纯原始的民间音乐舞蹈已不多见。代之以原民间音乐舞蹈素材为基础,再创作而形成的一批音乐、舞蹈节目存在形式。
31.罗山皮影
罗山皮影始于明代,据1982年版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至1566年)开始在信阳市的罗山县繁衍生长,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少代皮影艺人的加工、提高,罗山县皮影艺术已经成熟,影人制作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乐队简约合理的戏剧艺术,成为中国戏剧园中的一支奇葩。
32.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灶书《郭丁香》是固始县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汉民族历史悠久的叙事长诗。《郭丁香》的故事主要内容以郭丁香(人称灶王奶)与丈夫张万良(人称灶王爷)爱情婚姻纠葛为主线,着意歌颂了郭丁香勤劳、善良、正直的美德,无情鞭挞了懒惰、奸诈、负义等恶行,正符合善良的农民群众所追求的道德规范。长诗《郭丁香》语言朴素无华,是豫东南大别山一带及江淮流域独树一帜的民间口头文学经典之作。2007年为省保名录。
33.“淮滨泥塑叫吹”
淮滨地方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其历史悠久,在淮滨沙冢遗址(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就有陶乌出土。现淮滨泥塑造型基本分为人物、动物两大类。型制尺寸大小有别,尤以狮虎牛马等最为生动。色泽亮丽,对比强烈,整个作品线条分明,纹饰简练,造型别致,既是玩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一般在当地庙会或传统节日期间有售。1992年,信阳地区文化局曾予征集,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室内饰物,民间工艺品和民俗玩具。
34.信阳毛尖采制技艺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过程。信阳毛尖茶叶质佳味浓,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义阳第一”(信阳古称义阳)的品评。信阳毛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90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金质奖章。1999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信阳毛尖白毫满披,如金针、如雀舌;滋味醇厚,如甘露、如玉液。精湛的采制技艺,生产出“金奖名茶”。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使茶叶生产达到鼎盛时期,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得到空前的发展。
35.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自1992年以来,信阳凭借“信阳毛尖”绿茶的品牌优势,在每年5月前后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2004年2月7日,信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信阳茶叶节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2010年又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同时确定举办时间为每年4月28日至30日。原中国信阳茶叶节自1992年以来,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其中包含招商引资,融资洽谈等多项活动,旨在发展当地的经济,促进信阳茶叶优势的长足发展,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1届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信阳市当地最大的文化经济活动之一。每届茶文化节都组织了招商引资、茶叶展销、经贸、旅游、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现代产业类(4项)
36.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信阳主城区北1公里,包括工业城和羊山2个片区共8个特色“区中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和茶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是河南省首批8个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定位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智能显示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两大产业,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影音3条产业链。现已入驻泛蓝科技、天盈光电、台商电子等54家电子类企业。茶产业园区,定位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茶研发、茶文化、茶博览的重要基地。现已入驻五云茶叶、文新茶叶、卢氏茶叶等全国知名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37.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两个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信阳市主城区西北角,与主城区一体相连,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36平方公里、发展区3.5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商贸物流业,河南省政府明确将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内1.6平方公里的用地定位为河南省四大物流节点之一,集聚区定位为豫南地区重要的大型商贸物流基地,立足信阳、辐射鄂豫皖。现已入驻河南金牛大别山农产品物流中心、金牛物流园区“豫南城”、晟三国际建材城等10家物流骨干企业。
38.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新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3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3.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轻工纺织,集聚区定位为河南省及中部地区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河南省及中部地区最大的麻纺基地、国内最大的麻片包装材料生产基地。现已入驻万和纺织、川大纺织、裕盛体育用品等15家骨干企业。
39.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位于罗山县城东南1公里,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6平方公里、发展区3.9平方公里、控制区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以生产计算机、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为主,定位为信阳市电子产业园配套园区、全省有影响的计算机及周边配件生产、通信设备(手机)制造和研发一体化的电子工业基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现已入驻大忠电子、同裕电子、鑫盛电子等5家骨干企业,均为富士康、华硕、格力等知名电子企业配套企业。
四、地标建筑类(8项)
40.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核心地段,布局为“一核、两轴、四相、十二园”。园区绿化覆盖率达83%,百花园内共种植50余万株花苗,牡丹、郁金香、茶花等268种观赏植物,是展现魅力信阳形象的重要窗口。
百花园景观工程建设强调“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的同时,引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法,充分体现花、园结合的特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最具规模的以花卉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体现信阳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风貌的窗口,成为广大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1.南湾湖大坝
南湾湖大坝高38米,长816米,顶宽8米,底宽24.4米。它动工于1952年12月,1955年11月竣工。坝的背水坡用雨花石镶嵌毛泽东主席题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南湾湖水利工程是建国初期为了治理淮河水旱灾害,全面落实毛泽东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导思想而兴建的。
42.浉河新八景
望湖轩
具有楚风汉韵的望湖轩建在南湾湖大坝东隅,背山面水,整个轩院落差近4米。站在最高处的轩亭内,可一览南湾湖之浩淼、风光之旖旎。
聚贤祠
聚贤祠位于贤山之巅。古时曾有贤士隐逸于此,所以贤山又名贤隐山,也是信阳古八景“贤岭松风”之所在。今逢盛世,修建此祠,信阳历代乡贤、名宦共聚于此,故名聚贤祠。
申伯楼
申国原为伯爵,国君称为申伯。后来申国被楚国所灭,但是作为地名的申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信阳还有着申城的别称,城内的申碑路据说就是和出土有古申国的石碑有关。平桥区自高梁店乡的申阳台至平昌关镇的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盘、申伯读书台等遗址、遗物都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申伯楼设计时沿用信阳古八景中“奎楼晚照”中奎楼的基本功能,楼体硕大,风格粗朴,雄浑大气,近汉唐之风。
茗阳阁
坐落在贤山脚下。“茗”代表绿色茶叶,“阳”代表红色信阳。该阁采用纯中式古典塔楼风格,底座基台高为黄河高程102米,檐口高32.1米(与信阳所处纬度一致),阁高5层,海拔139.9米。茗阳阁“依贤山之雄风,汇淮河之灵气,迎朝霞出彩虹,送余晖归南湖,见明月泛水,听松风弹幽琴”,融会中国传统楼阁意象,兼具当代简明形式,意象深邃,品格高远,成为魅力信阳新的城市文化象征。
龟山亭
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龟山亭建在龟山临河的一侧。自山脚拾级而上,看掩映于葱茏之中的白墙黛瓦错落而起,忽而身前,忽而在后,步停处,即至龟山亭。龟山亭的美感,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人在亭内居高临下时,可纵览无限壮丽的湖光山色。
琵琶台
延续“长台古渡”文化遗风的琵琶台,建于琴桥南端的一个小山岗上。台的平面成“土”字形,取五行“土”之居中之意,与信阳华中地理位置相契合。古人登台望远,念天地之悠悠,感古今之怆然,今琵琶台承前人古意,昭时光如梭,更催人加压奋进。传统节日有登高之礼,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春节鸣礼等皆可在此举办。
(未完待续)
河洲榭
浉河新八景中,河洲榭最有特色。它的一部分立于安桥与会桥之间的湖心岛上,一部分探身于水间。平桥区将把湖心岛打造成娱乐度假的文化旅游乐园。古时“浉河水中夜舟泛月”,今将有“河洲榭内听戏品茗”。
平山塔
震雷山古有“雷沼喷云”之景,前人曾于此求雨,今虽不用求雨,然古文化习俗可嬗变成其他形式,在此山立塔以祈平安,故名平山塔。平山塔将建于安桥南岸临河一个山麓之上,高低落差60米,寓意新中国60华诞之良时,于此山立塔祈安。平山塔总建筑面积1853平方米,与平桥区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相契合。塔高26米,寓意平桥2600多年的建制历史。塔身合暗层计9层,取久久之意,以祈平安之久。
43虹桥
虹桥在107国道浉河上,修建于1981年。虹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300多米,主跨度185米多,是钢索直拉桥,远远望去,整个桥梁五颜六色,宛若一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上,虹桥由此得名。夜晚,虹桥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波光轻轻荡漾,使人产生处于人间仙境的感觉。
44关桥
2007年桥面被拓宽了12米,为五孔40米双曲拱桥。长235.9米,宽22米,为双向四车道。静白的菱形钢架灯照与两侧漆蓝的栏杆相辉映,以一种简约的气质迎接东边渐升的朝阳。从虹桥那边往这边望时,朝阳斜映水中,晕染一碧霞光,流光溢彩。两岸楼宇白影迷离朦胧,浸润在晨辉倾泻的清流,倒影芬然碎裂,随着水中鱼群的踪迹,鹭鸟的旅程一同伤逝,演绎飘然绝美的一尾凤凰。
45申桥
46民桥
民桥是信阳市唯一的一座独塔斜拉式桥梁,大桥主塔高72米,全长630米,宽24米,标准式双向四车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该桥于2005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成为信阳现代化城市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47息县谯楼
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息州州同乌公(名佚)始修州署大门,上建谯楼一座,后为战火所毁。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息县知县王用宾重建,清代嘉庆年间知县侯帮镇予以修葺。嗣后谯楼年久失修,楼体上建筑倒塌,仅存的台基和拱门为元代所建,距今已700多年。1984年息县人民政府在原台基和拱门上仿古重建。现谯楼为重檐式砖混结构,总高度9米,1988年6月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风景名胜类(17项)
1.鸡公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新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全国八大景区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国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大鲵、长尾雉、香果树等,是河南农林、师范、医药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基地。鸡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地。
2.南湾湖
位于信阳市城区西南5公里处,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是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2倍,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
3.灵山
位于罗山县西南部,境内山体连绵,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动物类各有1000多种,仅鸟类就达233种。境内灵山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封灵山寺为国庙;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灵山,并御笔为灵山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灵山寺自古香火繁盛,文僧辈然,名播海外,享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刹”之誉。
4.汤泉池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西南,大别山腹地金刚台脚下,以温泉水的医疗效果而闻名,著名的温泉疗养和山岳风景区,有“药泉”之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湖面泛舟,置身于千倾碧波之中,可尽观青山秀水,体会“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诗情画意。
5.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信阳市商城县东南,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纵横、形似金刚而得名,为大别山豫内最高峰。金刚台地质公园由金刚台景区和汤泉池景区组成,景区纵横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种地貌浑然一体,园区内名胜古迹、红色遗址、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等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科研价值、健身疗养等于一身,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大别山五针松、商城肥鲵等均为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6.新县红色首府景区
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所在地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7.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
位于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一代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世后的埋骨之地。许世友将军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谒、观瞻。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8.光山邓颖超祖居纪念馆
邓颖超祖居位于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是全国政协原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的祖父及父亲居住的地方。占地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为两个独立四合院落,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目前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何家冲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位于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境内,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退鄂豫皖根据地后,中央鄂豫皖省委于11月30日重建红二十五军,成为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省委及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由何家冲出发西进,红二十五军长征由此开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由军部旧址、医院旧址、长征出发标志大白果树和红二十五军使用过的磨盘组成。
10.王大湾会议旧址
位于光山县城东南25公里砖桥街南头路西文氏祠。该祠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青砖灰瓦,廊檐挑角,檐上原有木雕人物、动物、花草等,后毁坏。两山均为风火山墙,是一座结构严谨的四合天井院落。
1947年9月27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为了提高南下部队战斗力,在文氏祠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议,这就是所谓的王大湾会议。会上,刘伯承作了军事报告,邓小平作了政治报告。强调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牢固树立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懈等思想情绪。这次会议对后来胜利地坚持大别山的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11.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位于信阳市城区北京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处,由红军广场改建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是由江泽民题写馆名的以红色为基调,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千”字为建筑造型,以百位将军雕像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地图、30万烈士英名为墙面浮雕,展现信阳厚重革命历史,反映了战争年代英雄的老区儿女创造辉煌业绩的纪念馆。
12.固始西九华山
固始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地处豫皖结合部的大别山绵延地带上,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因山中坐落着千年古刹妙高禅寺,故佛门把它与安徽青阳九华山相提并论,有西九华之称。景区内千亩秀竹舞风,万顷梯茶荡波,飞瀑叠连,碧潭清澈,花草芬芳,鸟声啼鸣,是中原地区不可多见的原生态环境游览胜地。
13.光山净居寺
千年古刹净居寺,位于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梵天寺。此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由名僧慧思结庵,道岸禅师建寺。于1985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亦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净居寺风景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亦是集豫南山水寺院、园林、碑廊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它历史悠久,名僧辈出,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曾有儒(苏东坡)、佛(释僧印师)、道(鲁直真人黄庭坚)三教合流迭兴的局面。
14.新县香山湖
香山湖位于大别山腹地,距新县县城约6公里,景区以香山湖为中心,面积达55.5平方公里。香山湖面开阔,水质如镜,水绕山行,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其龙头、龙身、龙尾、龙爪清晰逼真,让人惊叹。环湖山峰叠翠,花草遍野。空气里仿佛含有树木花草的芳馨和湖水的纯净。湖内大小岛屿数十座,不少小岛水涨岛没,水落岛现,成为乌龟、鳖鱼的栖息地。香山湖不仅风光如画,而且气候宜人,实为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15.金兰山
位于信阳市新县境内大别山南麓,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8.1%,山峰300余座,最高峰大风尖817米,由金兰山、连康山、西大山、九龙潭四大景区构成,集雄、奇、幽、秀、灵于一体,兼峰、石、潭、瀑、林于一身。山内物种繁多,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16.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柏山森林公园,位于商城县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钟灵毓秀、景致迷人,素有“松山林海”之称,又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17.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城区32公里。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区内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被誉为“鸟类乐园”,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二、文化类(19项)
18.商代独木舟
商代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乡徐庄村张庄组淮河滩,舟长9.28米,中部宽0.78米,高0.60米。舟体两头平直略窄,造型精巧,保存完好,为中部地区所罕见,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最大者之一。舟为一圆木整体剖凿而成,证实了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堪称“中原第一舟”。
19.战国编钟
共18枚,其中钮钟9枚、镈钟9枚,2004年出土于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9号墓。因我市是中国第一套编钟的出土地,由第一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早已于1970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声震寰宇,被世人传为佳话,现已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套编钟的出土又一次轰动考古界,其不论数量还是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超过第一套,尤其是精妙绝伦的木质编钟架的同时出土,引起各方专家的赞叹。
20.天湖古酒
(夔(kuí)纹提梁卣(yǒu))
1979年出土于罗山莽张乡天湖村,是商代人用来祭奠祖先和神灵时专门用来盛装鬯酒的酒器。多见于商代和西周前期,时代性很强。夔纹提梁卣绳索状提梁,带盖,器呈椭圆形,颈部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盖下方饰一周蕉叶纹。整件器物构图严整,装饰华丽。出土后经北京轻工食品研究所检测,卣内液体含微量甲酸乙酯(酒类芳香分子成分),证实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酒,以“最陈的酒”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21.最早的轿子—肩舆
1978年固始侯古堆吴王夫差夫人墓出土3乘肩舆,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轿子实物。
22.博山盖樽
国家一级文物,西汉。1988年出土于信阳县查山。子母口,直腹,平底,三兽足,博山盖。下腹与上腹各饰斜方格纹、三角纹和波浪纹,腹部饰两铺兽;盖的下半部饰两组神兽与羽人,上部饰两组四神与羽人,钮饰朱雀,由云纹分成上下两层。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准的锥画艺术在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机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23.“父乙”角
国家一级文物,西周。1986年8月出土于信阳县浉河港乡。通体呈深浓闪亮的墨绿色,折沿、直腹、三角梭形足、有盖,用斜子母扣扣合。此器应是“晨肇贮”为亡父所作的祭器,其构思巧妙,瑰丽庄重,是我国考古发现青铜角最大者之一,考古界称之为“角王”。
24.“父丁”卣
“父丁”卣 国家一级文物 西周 1986年8月信阳地区文管办在信阳县浉河港乡征集。侈口、束颈、椭圆形腹、圈足,器底铸有“作父丁”三字。色泽碧绿通透,似翠如玉。铜卣颈部饰整牛纹,中部有牛头系钮,腹部饰有目纹和四瓣花纹。特别是其颈部铸造了两条完整的牛的形象,牛头奋力向前伸,一条后腿弯曲,仿佛随时准备搏斗。这样的器型十分罕见,全国仅此一件,堪称“西周第一牛”。
25.城阳城
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的苏楼村。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外城总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春秋楚文王灭申之后,城阳城成为楚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1957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城阳城西南发掘了信阳长台关一、二号楚墓,在城内出土有楚国的金币“郢爰”、青铜器、漆木器和乐器等。
《战国策》记载当时秦兵占领了楚国的大部分土地,楚兵被南北夹击,形势十分危险,楚顷襄王只好把城阳作为临时国都,并派人把庄辛请到城阳。庄辛建议:“秦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黾塞就是义阳(今信阳)三关。顷襄王封庄辛为阳陵君,让其以城阳为大本营,收复失地,才有迁都淮阳的新局面。“亡羊补牢”的典故也就出自此时此地。
26.文庙大成殿
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代,清代修复。是信阳市区仅存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讲学之地,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其中,大成殿五楹通长17.7米,建筑在一高台上。殿前还有长25米、宽15米的祭祀台,全部用青砖垒砌,使大殿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27.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隆古乡,其始建于周成平定东夷之后。黄国是周代赢姓诸侯国,是江淮小国中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城内面积2.8平方公里。
黄国故城南、北、西城墙保存完好,仅东城墙有少量损坏,夯土城墙大部分保存3米左右。在距黄国故城20余公里的光山宝相寺发现了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精美并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铜器、玉器、竹器、漆木器、丝织品等,为研究春秋早期江淮地区国君墓的棺椁制度、服饰、随葬品等提供了翔实资料。20世纪90年代,在黄国故城西北1公里处亦发现黄国墓地。黄国故城是目前豫南地区保存较完整,内容丰富的故城遗址,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军事、经济、文化的宝贵遗产。
28.“义阳三关”
河南信阳,古称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此得名“义阳三关”。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故有“义阳三关”之称。其后三关之名各有变化。三关均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关已布满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九里关被湖淹没,已不复存在。
三关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又是古代南北抗衡的军事关隘。古代的箭楼、炮台和近代的碉堡、战壕,记载着千百年来的战火烽烟。周围的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遍布,郁郁葱葱,景色非常壮丽。
29.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琢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由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自6米至12米不等,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这种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桥下渗透腐蚀桥梁结构。
30.信阳民歌
信阳市素称河南的歌舞之乡,在民间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丰厚的存量,在风格上迥于淮河以北的河南省内各地区。建国前曾有一次较大的变革,即在原生状态的民间音乐舞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音乐、舞蹈元素,形成所谓新民歌和新民舞;建国后,至1978年经过两次“文艺采风”,原生状态的民歌、民舞在被收存保护的过程中又有所变化,纯原始的民间音乐舞蹈已不多见。代之以原民间音乐舞蹈素材为基础,再创作而形成的一批音乐、舞蹈节目存在形式。
31.罗山皮影
罗山皮影始于明代,据1982年版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至1566年)开始在信阳市的罗山县繁衍生长,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少代皮影艺人的加工、提高,罗山县皮影艺术已经成熟,影人制作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乐队简约合理的戏剧艺术,成为中国戏剧园中的一支奇葩。
32.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灶书《郭丁香》是固始县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汉民族历史悠久的叙事长诗。《郭丁香》的故事主要内容以郭丁香(人称灶王奶)与丈夫张万良(人称灶王爷)爱情婚姻纠葛为主线,着意歌颂了郭丁香勤劳、善良、正直的美德,无情鞭挞了懒惰、奸诈、负义等恶行,正符合善良的农民群众所追求的道德规范。长诗《郭丁香》语言朴素无华,是豫东南大别山一带及江淮流域独树一帜的民间口头文学经典之作。2007年为省保名录。
33.“淮滨泥塑叫吹”
淮滨地方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其历史悠久,在淮滨沙冢遗址(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就有陶乌出土。现淮滨泥塑造型基本分为人物、动物两大类。型制尺寸大小有别,尤以狮虎牛马等最为生动。色泽亮丽,对比强烈,整个作品线条分明,纹饰简练,造型别致,既是玩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一般在当地庙会或传统节日期间有售。1992年,信阳地区文化局曾予征集,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室内饰物,民间工艺品和民俗玩具。
34.信阳毛尖采制技艺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过程。信阳毛尖茶叶质佳味浓,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义阳第一”(信阳古称义阳)的品评。信阳毛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90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金质奖章。1999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信阳毛尖白毫满披,如金针、如雀舌;滋味醇厚,如甘露、如玉液。精湛的采制技艺,生产出“金奖名茶”。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使茶叶生产达到鼎盛时期,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得到空前的发展。
35.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自1992年以来,信阳凭借“信阳毛尖”绿茶的品牌优势,在每年5月前后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2004年2月7日,信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信阳茶叶节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2010年又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同时确定举办时间为每年4月28日至30日。原中国信阳茶叶节自1992年以来,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其中包含招商引资,融资洽谈等多项活动,旨在发展当地的经济,促进信阳茶叶优势的长足发展,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1届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是信阳市当地最大的文化经济活动之一。每届茶文化节都组织了招商引资、茶叶展销、经贸、旅游、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现代产业类(4项)
36.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信阳主城区北1公里,包括工业城和羊山2个片区共8个特色“区中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和茶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是河南省首批8个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定位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智能显示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两大产业,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影音3条产业链。现已入驻泛蓝科技、天盈光电、台商电子等54家电子类企业。茶产业园区,定位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茶研发、茶文化、茶博览的重要基地。现已入驻五云茶叶、文新茶叶、卢氏茶叶等全国知名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37.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两个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信阳市主城区西北角,与主城区一体相连,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36平方公里、发展区3.5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商贸物流业,河南省政府明确将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内1.6平方公里的用地定位为河南省四大物流节点之一,集聚区定位为豫南地区重要的大型商贸物流基地,立足信阳、辐射鄂豫皖。现已入驻河南金牛大别山农产品物流中心、金牛物流园区“豫南城”、晟三国际建材城等10家物流骨干企业。
38.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新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3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3.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轻工纺织,集聚区定位为河南省及中部地区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河南省及中部地区最大的麻纺基地、国内最大的麻片包装材料生产基地。现已入驻万和纺织、川大纺织、裕盛体育用品等15家骨干企业。
39.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位于罗山县城东南1公里,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6平方公里、发展区3.9平方公里、控制区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以生产计算机、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为主,定位为信阳市电子产业园配套园区、全省有影响的计算机及周边配件生产、通信设备(手机)制造和研发一体化的电子工业基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现已入驻大忠电子、同裕电子、鑫盛电子等5家骨干企业,均为富士康、华硕、格力等知名电子企业配套企业。
四、地标建筑类(8项)
40.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核心地段,布局为“一核、两轴、四相、十二园”。园区绿化覆盖率达83%,百花园内共种植50余万株花苗,牡丹、郁金香、茶花等268种观赏植物,是展现魅力信阳形象的重要窗口。
百花园景观工程建设强调“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的同时,引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法,充分体现花、园结合的特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最具规模的以花卉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体现信阳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风貌的窗口,成为广大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1.南湾湖大坝
南湾湖大坝高38米,长816米,顶宽8米,底宽24.4米。它动工于1952年12月,1955年11月竣工。坝的背水坡用雨花石镶嵌毛泽东主席题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南湾湖水利工程是建国初期为了治理淮河水旱灾害,全面落实毛泽东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导思想而兴建的。
42.浉河新八景
望湖轩
具有楚风汉韵的望湖轩建在南湾湖大坝东隅,背山面水,整个轩院落差近4米。站在最高处的轩亭内,可一览南湾湖之浩淼、风光之旖旎。
聚贤祠
聚贤祠位于贤山之巅。古时曾有贤士隐逸于此,所以贤山又名贤隐山,也是信阳古八景“贤岭松风”之所在。今逢盛世,修建此祠,信阳历代乡贤、名宦共聚于此,故名聚贤祠。
申伯楼
申国原为伯爵,国君称为申伯。后来申国被楚国所灭,但是作为地名的申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信阳还有着申城的别称,城内的申碑路据说就是和出土有古申国的石碑有关。平桥区自高梁店乡的申阳台至平昌关镇的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盘、申伯读书台等遗址、遗物都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申伯楼设计时沿用信阳古八景中“奎楼晚照”中奎楼的基本功能,楼体硕大,风格粗朴,雄浑大气,近汉唐之风。
茗阳阁
坐落在贤山脚下。“茗”代表绿色茶叶,“阳”代表红色信阳。该阁采用纯中式古典塔楼风格,底座基台高为黄河高程102米,檐口高32.1米(与信阳所处纬度一致),阁高5层,海拔139.9米。茗阳阁“依贤山之雄风,汇淮河之灵气,迎朝霞出彩虹,送余晖归南湖,见明月泛水,听松风弹幽琴”,融会中国传统楼阁意象,兼具当代简明形式,意象深邃,品格高远,成为魅力信阳新的城市文化象征。
龟山亭
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龟山亭建在龟山临河的一侧。自山脚拾级而上,看掩映于葱茏之中的白墙黛瓦错落而起,忽而身前,忽而在后,步停处,即至龟山亭。龟山亭的美感,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人在亭内居高临下时,可纵览无限壮丽的湖光山色。
琵琶台
延续“长台古渡”文化遗风的琵琶台,建于琴桥南端的一个小山岗上。台的平面成“土”字形,取五行“土”之居中之意,与信阳华中地理位置相契合。古人登台望远,念天地之悠悠,感古今之怆然,今琵琶台承前人古意,昭时光如梭,更催人加压奋进。传统节日有登高之礼,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春节鸣礼等皆可在此举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