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光

“您好,我处能为您做张和他(她)相同的卡,用这张卡能知道他(她)的通话,收他(她)的短信,一切在你掌握中!联系电话xxxxxxxxxx。”相信这样的短信很多人都接到过。近日,记者走访了通信支营企业有关技术人员,论证了这个短信中提到的通过复制手机卡来窃听信息是否真的具备可行性。

该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看起来像是真实版的《窃听风云》,其实是一场层层设套的骗局。针对这个骗局的几个行骗招数,他为记者逐一进行揭秘。

行骗招数1:先测试、后付款,使买家放松警惕。

卖家承诺仅需对方号码,便能制作复制卡,窃听对方通话、信息,先测试,后付款,约好交易地点、时间,当面教会使用。使买家放松警惕。

行骗招数2:“窃听号”来电,要求“先钱后卡”。

给买家打电话,来电显示为“窃听对象”号码,表示复制卡已做好,现在为测试,并表明已经开车(如黑色广本等)到约定地点附近,因为“偏行”买卖,不收现金,需通过银行汇款。要求到约定地点附近银行先付款,凭打款回单上车取卡,并教如何使用。

行骗招数3:直呼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并“拒绝验货”。

如果买家有疑问或者要求先付卡,卖家直呼买家姓名及“窃听对象”姓名,同时,准确说出“窃听对象”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等信息。表示复制卡不容置疑,并强调买家要遵守“偏行”规矩(复制卡制作完毕后,测试正常,先付款,后取卡)。

行骗招数4:威胁敲诈,迫使就范。

如果买家不付款,坚持当面交易等类似情况,他们便威胁买家不守“偏行”规矩,会将复制卡卖给窃听对象,并扬言对买家进行打击报复。

也许有很多人不明白,既然说这卡复制不了,为什么我的电话来电显示会出现“窃听对象”的号码呢?为什么对方会对我和“窃听对象”的个人信息又如此了解呢?对此,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其中的秘密。

揭秘1:为什么来电显示号码为“窃听对象”卡号?

卖家通过改号软件,把来电显示改成了你想窃听的那个号码。

揭秘2:为什么知道买家及“窃听对象”真实姓名?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填写各类登记表,此后,有人不慎将信息泄露,或者通过到代办点、营业厅缴费得知买家姓名信息。

揭秘3:为什么知道“窃听对象”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信息?

冒充物流公司,让“窃听对象”领包裹,并告之如果“窃听对象”提供姓名、地址,稍后可以送货上门。

最后,该企业的工作人员让广大手机用户放心,“手机卡芯片都具有唯一性,且高度加密,并有多种保护程序,只凭一个手机号码无法复制出手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