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信阳,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信阳,生机勃发,魅力四射。近年来,我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全市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信阳,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奋发有为,勇立潮头。
为进一步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鼓舞士气,坚定信心,本报特推出“新发现 新亮点”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宣传报道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人、新事、新成就。今天刊发“新发现 新亮点”系列报道的第一篇《信阳缘何频现平民英雄》,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赵恩烽
惊世“一瞬”的底色,是至为平凡却并不简单的“一向”。
信阳人正目睹这样一个事实,今天一批批“最美”信阳英雄纷纷涌现,不胜枚举:三进三出下海救人被誉为“侠之大者”的魏青刚,在徐州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人而献身的光山农民工曹兴建,在8米深的河水中救下跳水妇女而牺牲的固始打工仔孙德根,在惠州与劫匪英勇搏斗而献出生命的息县保安蔡强,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浴血勇斗歹徒的罗山人陈家兵……
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豪言壮语,他们凭良心做事,用热心助人,举手之间,就跳出了名与利的追逐、得与失的纠结、多与少的算计,抵达了许多人心向往的精神家园。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促使生命完成最美绽放的能量为何如此巨大,普通人的事迹何以深切地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为什么是信阳人?
因为信阳人具有视险如夷、嫉恶如仇的正气,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豪气。在这个铸就平民英雄群体的伟大时代,信阳人以此作答。
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信阳人书写平民英雄史诗
人之大义,莫过于以命济人。革命战争年代的信阳人如此,和平时期的信阳人亦是如此。因为信阳人骨子里的侠义之气、英雄之情已经根深蒂固。
通过对信阳平民英雄“一瞬”的情景再现,让我们来体味信阳人与生俱来的侠肝义胆。
今年3月15日上午10时许,在徐州一家化肥厂做门卫的光山人曹兴建像往常一样打扫完卫生后,出门倒垃圾,刚倒完垃圾便听见离厂三四十米远的河道里传来女人的呼救声。没有任何犹豫,他扔下垃圾篓就飞奔了过去,一边跑一边脱衣服,到了河边便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
不幸的是,两人双双遇难,可曹兴建依然保持着救人的姿势。
2008年8月8日下午5时,在青岛市沙子口麒麟山庄打工的固始打工仔魏青刚来到海滨广场防浪堤坝休闲。一个巨浪突然打来,附近一名女青年被卷入其中。
魏青刚立刻与女青年的同伴跳入大海营救。魏青刚在海水中找了三四分钟,终于发现了落水女青年。他抱着女青年奋力向岸边游。快到岸边时,一排巨浪袭来将他们打散,女青年再次跌入大海。望着落水女青年向大海深处越漂越远,魏青刚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再次跳入巨浪滔天的大海中。但海浪实在太大,一排排巨浪不停地掀起,挡住了魏青刚的视线。他根本看不到女青年的身影,只好又返回岸上。
返回岸上的魏青刚再次看到了落水女青年的身影,在波涛中忽隐忽现。魏青刚第三次跳入大海,靠近女青年后,紧紧抓住她不放。岸上民警迅速拖拉救生圈,将他们拉上岸。
2006年12月12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务工的罗山县高店乡高道村农民陈家兵发现邻居家进了盗贼,便义无反顾地进屋把房门关紧,将盗贼堵在屋内,然后与盗贼展开了搏斗。在搏斗中,陈家兵身中数刀,最后倒在血泊中。陈家兵浴血斗歹徒的壮举,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英雄赞歌,展现了当代信阳人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英雄气概。陈家兵这种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不仅感动了巴州人,也再次印证了信阳大地多英雄这一不争的事实。
2007年9月2日下午4时许,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一名妇女与丈夫吵架想不开,从该镇的庄塔桥上跳入8米多深的河水中,危急关头,在当地务工的固始县黎集镇卧龙村打工仔孙德根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救起了跳水妇女,而他自己却丢下仅两岁多的儿子,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一网友在“盛泽当家网论坛”评论说,英雄真的不容易,致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样有勇气的英雄出现,提倡发扬光大。短短的三天时间,就有上百人在网上发帖,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词就是:“英雄”、“向英雄致敬”、“好人”、“向河南人致敬”。
(下转第二版)
信阳缘何频现平民英雄
(上接第一版)
蔡强是息县小茴镇杜庄村人,1998年到惠州打工,生前是广东泰豪物业管理公司保安队长。2009年3月16日凌晨4时,3名歹徒手持匕首闯进一便民店抢劫,蔡强不畏强暴,与劫匪英勇搏斗,不幸牺牲。无数网友发帖,对蔡强表示钦佩,称赞其“勇气非凡”。一位网友说:“河南人的英雄事迹再一次感动惠州,信阳人是好样的!”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河南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最彻底的地方,儒家在这里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河南,河南人身上有着典型的中国人特点,河南人具有非常的自我牺牲精神。因此,中原大地所哺育出来的儿女,涌动着视险如夷、嫉恶如仇的正气,喷薄着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豪气。信阳人的身体里流淌着河南人的血液,这种血脉相连的关系,让信阳人继承了河南人的那种大仁、大义的优良传统。
不要说这个时代都缺乏温情和善良,更不要说这个时代充满着冷漠和不齿。事实上,正是我们身边的这些我们似曾相识的人们,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以其榜样的力量和无限的感召力给我们以感动。
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信阳人铸就不凡信阳气质
巍巍大别山托举着亘古不变的日月星辰,滚滚淮河水澎湃着永不停息的千支万流。作为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信阳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雄的基因早就溶入了信阳人的血液中,信阳人骨子里有着敢于担当、不怕牺牲、舍生取义的冲天豪气。革命战争时期,信阳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的摇篮,培育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红四方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这里也是将军的故乡,将星璀璨,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百余名信阳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信阳人民前赴后继,有一百多万人参军参战、三十多万人英勇牺牲。先烈们将英勇无畏、敢于献身、不怕牺牲、舍生取义的精神浸入泥土,生根发芽,在现代史上筑起了一座万古不朽的丰碑。
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号召全市人民不断继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不断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这种宣传教育巩固了信阳人骨子里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品质,这也成了信阳频繁涌现出平民英雄的精神源泉。
一个平民英雄的涌现,或许是偶然,可是当一个又一个平民英雄前赴后继,不断出现时,偶然即为必然。
不管是魏青刚、孙德根,还是曹兴建……,他们都来自信阳的草根阶层,但是他们的行为都曾感天动地,在“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上,写给魏青刚的颁奖词是这样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的动作,源于内心的品质,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侠”之一字,是对魏青刚等平民英雄的赞誉,更隐含着其勇于献身的一个必然原因。自古以来,信阳人就崇尚侠义精神。侠义者,就是要有向弱者、危难者伸出援手的慈悲之心,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在五千年时间大河的沉淀中,这种精神已经浓浓地溶进在了信阳儿女的血液中,并最终升华为不畏艰险,乐于助人,勇于献身的优良民风传统。平凡日子里,这种侠义往往被窖藏在心底。而当面对弱者和危难者时,无需刻意释放和考量,便可自然而然地瞬间释放出自己的侠义之气。
今天,在信阳,那么多人不由自主地谈论起魏青刚等平民英雄,向这些平民英雄致敬,也是在呼唤一个社会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在呼唤一种诚挚温暖的社会气氛。因为许许多多像魏青刚这样的平民英雄,铸就了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信阳气质,我们要向信阳气质行注目礼。这气质蕴含着这个大变革年代的精神酵母,深植于信阳社会的角角落落,这气质每每迸发于卑微之躯,时时在不经意时惊天动地。从凡人中涌现的一个个英雄,身份背景或许迥异,个人际遇千差万别,但在行动中自然而然表露出的精神境界,那种忠诚,那种情谊,那种信义,却一脉相承,息息相通。
高天厚土,仁爱流淌;大别长淮,英雄辈出。信阳频现平民英雄是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孕育的结果,是一种必然,更是信阳和信阳人的骄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有着850万流淌着英雄血液的信阳儿女的奋斗下,在实现信阳“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的宏伟目标中,在新的建设时期,信阳这片红色的土地一定会熠熠生辉,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