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事小理大是个常识,想必大家都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很明白,做得很到位;一小部分人就未必明白,也未必做得到。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在遇到事时,有些人很清楚该怎么做。比如说,看到老人或抱孩子的母亲走上公交车,就有人赶紧站起来为他们让座;在马路上,即使不是在路口或斑马线上,有些机动车也会减速甚至停下来,给行人让道;还有人宁愿多走几步,也要将杂物放进垃圾箱,或是绕过绿化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与此相反,有些人往往会在这些小事上犯糊涂,做错事。因为挤公交车而踩了对方的脚,便互不相让,以致恶语相伤;还有在楼道内你放个箱子,我放张桌子,长此以往,好像谁不放谁就吃了亏,为此引发邻里纠纷。凡此种种的“小毛病”,放在一座城市,似乎很不起眼,也很平常,但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老鼠坏一锅汤”的大毛病。

在以文明为标杆的今天,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当下,我们切不可忽视这些关乎道德文明的小事情。要知道,以恶小而为之,可能会带来从众效应,更严重的,也许会影响下一代不自觉地仿效;与此相对,爱心同样可以相互影响,善举可以不断传递。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些人到一座城市,道德文明的力量因此而增长。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具体地体现在每个市民身上。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在城市的道德文明方面概莫能外。垃圾入箱、排队乘车、扶老携幼,虽是举手之劳,“小事”一桩,却能在点滴之间,区分出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高低,窥视出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体现一个地方文明形象与否。

古人说,小者大之源。就让我们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好事做起,让美德唤醒良知,让友谊营造温馨,让亲善产生幸福,让文明带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