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尹安伟)2013年秋季开学临近,校园周边经营店铺逐渐重新营业。近期,信阳市工商局突出重点,对准“靶点”,集中组织开展校园及其周边市场监管,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和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工商系统已检查各类经营业户7400多户,取缔无照经营业户75户,抽检120多个批次140多种产品,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90份,立案查处132起。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市工商局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建立市、县(区)、所三级负责制,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市工商局采取检查、暗访与现场抽检的形式开展督查,及时通过简报、通报等方式,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监管到位。

明确整治重点,细分重点行为。以全市各类学校内及其周边商场、小超市、文具店、食杂店及供货经营者为重点对象,重点检查市场主体资格、经营台账,重点查验销售标识不明的“三无”、过期、变质、有毒有害食品和文具、假冒伪劣等不合格商品(未标注生产日期或标注不规范)及黑网吧等其他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同时,加强对住宿制高等院校、中等技校及工地等周边销售絮棉制品、床上用品的商店、摊点进行逐一检查,严厉打击销售“黑心棉”和劣质床上用品等违法行为。

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执法监管。市工商局一是完善经济户口登记。进一步加强市场巡查和网格化监管,对校园及其周边经营者的经济户口资料进行规范、补充和完善,逐户登记造册,实施动态监管,做到定期复查复核实时更新,严格取缔无照经营。二是实施可追溯监管。对重点食品、质量可疑商品实行抽样检验。特别是针对因长时间停歇业致使部分食品处于临界期或已过期的实际,坚持以校园内的“小卖部”和校园周边小超市、餐饮店、副食店和小食品摊为重点,重点查看经营业主是否继续销售原有库存食品或过期、变质食品,是否继续严格执行食品经营自律制度,是否销售来源不明、有毒有害等食品,及时阻断不良食品上市。三是发挥网络举报作用。充分发挥“一会两站”及12315申诉举报网络作用,做到专人受理,专人督办。同时,严格要求每个工商所在专项整治期间,必须查处2个以上食品安全案件,杜绝“黑网吧”存在。四是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实行错位错时监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经营承诺书,同时加强联动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与校方建立联动机制,提前介入,深入校园,张贴挂图,发送宣传册,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普法宣传,切实增强学校和老师的保护健康及权益意识,推进校园及周边市场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及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