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韩 浩 李 鹏)每天夜晚,在流光溢彩的淮滨县淮河公园,市民们踏着悠扬的舞曲、迈着轻盈的舞步跳舞,看着升级改造后的淮河公园,感受着淮滨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城市工作思路和决策带来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该县围绕打造“亲水、新绿、生态低碳”宜居型淮滨的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镇承载力和集聚功能,改善城乡生活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高起点规划绘蓝图。为打造“亲水、新绿、生态、低碳”宜居型城市,该县组织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时,全面梳理规划思路和存在的问题,重新谋划城乡发展蓝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水系规划、供排水规划;同时,全面完成商务中心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

高起点建设惠民生。该县按照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狠抓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了“十条路”建设任务,实现全面通车,“五化”和雨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市交通进一步拓展;启动了迎宾大道淮滨县城区段升级改造工程、金谷春大道街景整治工程和老城改造工程,城市景观进一步优化;分两批完成了城市23条背街小巷整治和淮河公园等休闲区升级改造,城市居民生活和休闲环境进一步改善;开展了淮河文化园区、教育园区、工业园区、新城西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工作,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该县城市框架拉大到20.6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达15.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12.04万人,全县小集镇建成区27.92平方公里,小集镇常住人口15.94万人,全县城镇总人口28.1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9%。

高效能管理树形象。该县以乡镇为基点、以县城为中心,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乡镇牵头实施的管理体系;切实抓好环卫工人体制改革,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加大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力度,下大力气抓好主要街道、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的环卫工作;集中开展“三违”整治工作,加强城市规划区内“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对责任片区“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和“门前五包”、“城市美容”等活动,对县城主次干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实现拆墙透绿10000多米,新增路灯6460盏,建设城市雕塑、小品20余处,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