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昨日上午,记者前往我市茶叶主产区的浉河港镇、董家河镇、谭家河乡进行了实地采访。尽管茶农和当地政府部门采取了人工或机械浇灌抗旱,但仍然难解茶树的“干渴”。记者在这三个乡镇多处茶园采访时,无论茶农还是茶叶专家都表示,持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茶树或茶枝枯死,今年秋茶减产已成定局。旱情如果持续发展,势必会对明年春茶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成片茶树呈现枯黄色

沿信应公路行车至浉河港镇,远远就可以望见一片片茶园,从田里一真延伸到接近山顶处,然而和公路旁边绿油油的树荫不同的是,这些茶园里的不少茶树由于阳光的暴晒和干旱,叶面呈现了枯黄色,部分茶叶有半张都被烤焦,一些原本青绿的嫩叶也已经开始变色,还有的茶叶已经卷曲,甚至成片成片呈现出枯黄的颜色。上午10点多,浉河港镇白庙村的茶农熊久斌正准备去市内买水泵和水管。他告诉记者他家有茶园20多亩,现在已有近1/3的茶树受到旱情影响,目前的损失不好估计。“茶叶今年肯定要减产。我种茶也有不少年头了,像今年这样子的持续高温大旱天气只有在2001年的时候遇见过。”

浉河港镇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全镇现有茶园面积近20万亩。“目前全镇受灾茶园面积达4.5万亩,成灾面积2万余亩,浉河港镇受灾比较严重的白庙村,全村共有两万余亩茶园,8500多亩受灾,3400亩成灾。”该镇分管茶产业工作的程鹏向记者介绍。

昨日下午,董家河镇高岭村的村民汪新海正坐在自家的茶园旁边,望着成片枯黄的茶树发呆。她很无奈地告诉记者,“我家的这4亩茶叶是田改茶,周围没有水源,无水可抽,只能盼着老天下雨了。”汪新海说,按正常年份,一亩茶园全年可收入近4000元,现在这种情况秋茶肯定是采不成了,如果再不下雨,她家这几亩茶叶明年春天几乎无茶可采了。“高岭村的土壤是红土岩石地,水分不易保留,特别容易干旱。我们镇现在受灾比较严重的就是高岭村和陈湾村,初步统计全镇目前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的茶园面积有10万亩左右。”董家河镇的干部张家兴向记者介绍。

茶农及政府部门积极自救

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茶农以及当地政府纷纷采取各种自救措施。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位于浉河港镇白庙村的万岭沟水库边看到,三个村民正顶着烈日用水泵把水库的水往下游抽。三人分工合作,一个人调整和看管水泵,两个人抬起水管,往下放水。“白庙村目前受灾严重,从上个星期开始,镇里已经组织村民从水库抽水浇灌了。万岭沟水库库容7万多立方米,现在每天抽3000立方米,如果天气情况再不好转,这个水库也面临无水可抽的境况。”

程鹏告诉记者,自7月份以来,该镇加大对抗旱工作的投入,通过政府支持、村组牵头、村民自筹等方式,共筹措资金22万元,维修、添置抗旱电机、水泵等共50台,新增电线6000米,架设水管2000米,安排专人值守,确保24小时抽水灌溉。并组织劳力清理沟渠,清淤挖塘,共整修渠道1800米,新打饮用水井12口。截至目前,共解决了6000余亩茶园灌溉问题。

记者走访这三个乡镇多个村庄看到,有条件抽水的地方,不少村民都购买了水管和水泵,一早一晚抽水浇茶树。董家河镇及谭家河乡也都紧急拨付资金购买水泵水管抗旱救灾。“这样的天气确实是近十几年来少见的。2001年干旱天气持续时间长,但是今年不仅是旱,而且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也长。这样的天气对茶农的收成有很大影响,秋茶减产以及明年春茶受影响是注定的。”采访中,不少茶农和乡镇干部都这样反映。

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何进行补救,至关重要。浉河区茶办的工作人员提醒当前茶园管理更要讲究方法与技术:这段时间有水源有条件的茶园,要进行抗旱灌水,一般灌水喷水的话要在夜里,或者早晨、晚上。这样避开中午的高温,温度过高以后对抗旱有不利的影响,那么在高温干旱的这段时间,建议茶农不要去施化学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