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对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平原农区来讲,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大难题,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一直是摆在河南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多年来,漯河市围绕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农业办工业,把食品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不仅培育出了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驰名中外的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乐天澳的利集团、全国最大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漯河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而且吸引了可口可乐、美国杜邦、韩国乐天、日本火腿株式会社、香港巧巧、台湾旺旺、康师傅、中粮集团、江苏雨润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全国知名食品企业巨头在漯河竞相投资,食品产业成为全市的第一支柱产业。该市的食品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连续多年雄居全省第一。目前的漯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粮食加工基地和中部地区重要的饮料生产基地。食品名城已成为漯河最闪光的城市名片。
抓好规划布局 建设大基地
食品工业规划事关长远、事关全局。在发展定位上,漯河市提出了“五大基地”的建设目标,就是不仅要把漯河建设成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食品加工基地,还要把漯河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食品交易基地、食品消费基地和食品研发基地,让漯河真正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食品名城。在发展策略上,该市出台了高质量的《漯河市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经济发展必须植根于农业,围绕“农”字做文章,必须把食品工业作为全市未来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来抓。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直接生产细分的高端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工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在发展布局上,该市规划建设了六个产业集聚区,分布在全市四周,每个集聚区的主导产业都是食品或与食品相关的产业,形成了食品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在发展保障上,该市成立了高规格的食品工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食品工业发展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问题、推进工作,漯河已经形成了以食品工业带动农业、以农业促进工业、工业繁荣商贸业,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抓好龙头培育 发展大企业
该市坚持扶优扶强,培育龙头,扶持骨干,努力实现重点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一是围绕产业链条抓重点。在食品产业链前端,该市突出抓“双汇产业化工程”的推进,高标准建设食品工业“第一车间”,采取“龙头+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起企业与农户之间互利共赢的联动机制,实现了既能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原料资源,又能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大幅度增加收入的良好局面,龙云集团、北徐集团、雪健公司、天翼公司等一大批食品工业的源头企业不断发展、茁壮成长;在食品产业链中端,该市注重抓大育大,着力培育了一批“蜂王型”的行业龙头企业,使其在保持自身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发挥好示范作用,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及整个产业链快速发展,双汇、澳的利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食品产业链终端,该市依托双汇物流公司、南街村彩印有限公司、华强塑胶公司等企业,做好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依托豫南口岸、福田·温州国际食品城、中华名吃娱乐城等载体,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完善食品产业链条,健全食品产业结构,丰富该市食品文化。二是围绕重点企业抓培育。强力实施“工业双百行动计划”,选择100家规模优势企业和100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予以特殊的政策支持,对其中的45家重点食品企业在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其规模更大、效益更好、实力更强,促其成为漯河工业的“航母舰队”。三是围绕资金服务抓支持。对于双汇等大企业,该市实行土地特殊优惠政策,对新上项目的食品企业,该市加大在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伊始,该市就出台了在企业注册、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的15条办法,为食品企业战危机、保增长打牢了基础。该市市政府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并对税收贡献大、增长速度快的企业或法人代表给予重奖。充分发挥现有23家担保机构的作用,采取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多元募集、滚动发展的形式,设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为中小食品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搭建信贷平台,定期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与各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投资协议,构建政、银、担、企四位一体的长效对接机制,今年上半年,该市8家银行与366家企业签订了贷款合同或协议,总金额达137亿元,其中半数以上是食品工业企业。该市还下大力气做好南街村集团、乐天澳的利公司等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积极筹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或集合中期票据,开创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四是围绕优化环境抓服务。该市实施重点项目代理责任制、重点企业服务制,对于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由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直接代理服务,突出抓好“企业安静日”工作的落实,严格执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和“驻企业特派员制度”。2010年,该市在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实施了“企业服务行动计划”,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目前已帮助各类食品企业解决问题120项,企业满意率100%。五是围绕战略重组抓引进。突出食品产业优势,全力支持大企业进行战略重组,积极培育一批对战略投资者有吸引力的重点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升技术水平,增强技术实力,扩大产业规模,促使企业向国际化迈进,双汇集团与美国高盛集团的合作、北徐集团与江苏雨润集团实现重组、韩国乐天公司重组昌达公司等成功案例的实施,充分说明了战略重组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助推作用。今年以来,该市已成功对11家食品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总投资14.5亿元。
抓好科技创新 提升大产业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该市依托漯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市技术创新公共研发平台,发挥双汇技术中心的示范引导作用,支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健全食品质量保障体系。该市在市科技局设立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推进专门机构,负责企业高新技术的论证、立项、评审、转让等工作,帮助推进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目前,漯河已建成食品行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食品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逐年增强。
建立校企对接机制。在与中国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漯河市鼓励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建立产业研发联盟,建立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合作创新机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发展难题。去年年底,漯河市第一个“国”字号技术检验机构——国家肉制品质量检验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加快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健全培养和奖励机制。该市依托漯河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大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广泛开展“定单式”培训。在食品企业中建立CIO(首席信息官)工作制度,全面负责企业的创新工作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切实提高企业对创新手段的运用能力;制订出台了《漯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了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漯河市市长质量奖等奖项,对在全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今年该市又开展企业创新年活动,设立专项奖励资金,进一步加大实施技术创新的力度。
抓好品牌建设 抢占大市场
开展品牌创建工程。该市制订了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引导食品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荣获中国名牌和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一项目标,列入各县区和部门目标考核体系。
丰富品牌文化内涵。该市注重引导企业创新理念,追求严谨,提升品牌档次,提高文化附加值,借助双汇、南街村、澳的利等知名食品企业的巨大优势,鼓励企业发展融生产、销售、展示、旅游于一体的企业文化旅游,每年到漯河参与食品企业文化旅游的人数已突破50万人次。
搞好品牌推介。该市通过新闻媒体、推介会、招商会、洽谈会等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地把“双汇品牌”、“南街村品牌”、“中国食品名城品牌”等推向市场、推向全国,充分发挥“双汇”等名优品牌的巨大优势,把品牌向产业上下游和相关产业延伸,不断开发新产品,创办新项目。双汇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了40多个子公司,产品走出国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品牌效应。
抓好节会经济 实施大引进
为扩大中国食品名城的影响力,该市以食为媒,加速漯河食品产业的集聚,先后筹划组织了八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效果显著。8年来,该市累计签约项目380个,签约额709.4亿元,总交易额1030.9亿元,吸引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企业或财团到漯河与之合作,国内外知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旺旺集团、中粮集团、雨润集团、正邦集团等借助这一平台,先后进驻漯河投资办厂。该市通过在食博会上举办一年一度的食品产业高端论坛,开展食品机械、食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展销和推介,丰富了食品节会的内涵,提高了效果,扩大了漯河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