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登立
我们通常运用的都是口语沟通,但有时一些特定的身体态势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比如,有时教师可用竖起大拇指、Ok的手势,简单地招手、击掌等来补充口语信息,这些都能很好地传达承认、接纳的信息。在很多特定的情境下,如果老师能有效地运用好各种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便捷、更快速、更有效。
例如,老师在上课时,看到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时,老师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停下讲课,大声批评;二是假装没看见,听之任之;三是若无其事地走到该学生座位前,一边讲课一边用手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从而制止学生的小动作,使其专心听讲,同时又没有打乱课堂的教学进程。
无疑,第三种方法是最恰当的。老师用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也不影响教学。真可谓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而言,老师的一举一动,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我们可以用面部表情、身体接触、身体姿势和手势等。老师要根据自身的特定条件,发自内心地、自信积极地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并不断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自己,练就传神的举止。
在西方,很多老师都喜欢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意思,但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我们的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方面的能力比较弱,尤其是一些高年级的教师,更讲究“口才”,而忽略了肢体语言的有效性。语言沟通固然重要,肢体语言同样不可或缺。身体是传递信息、情感沟通的另一种语言和符号,我们应该学会用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自己的观点。
有经验的教师会使用许多不同的手部信号来鼓励和制止学生的某种行为,用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伸出手掌表示停止,掌心向上并上手指表示继续,以手指击出声音表示注意,而竖起拇指表示赞同。此外,拍拍肩、摸摸头都是手势语,这种肢体语言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