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美誉加身 实至名归
正当全市上下掀起再创省级文明城市高潮之时,又一项美誉不期而至——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8月15日在香港发布“2013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信阳位居榜单第五名,也是河南省唯一入选中国最美丽城市前二十名的城市。
据了解,“2013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自首届最美丽城市排行榜以来第7个年度的又一项成果展示。这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根据《GN中国美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内地及港澳台在内的296个城市,从城市人居环境美、城市规划设计美、城市建筑美、城市基础设施美、城市视觉美和城市文明美等6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产生的最新研究成果。
昨晚在百花园散步的曾先生听到这一消息后,颇有感慨地说:“信阳入选最美丽城市,实至名归。”
的确,这样的美誉度,不能不让人惊叹!更让人惊叹的是美誉度背后的反差:尽管信阳这座城市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是撤地设市才15年;信阳虽然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地理优势,却是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之一;信阳虽有860万人口,但是外出务工人员占1/4强。在这样人力有限、财力短缺的现实中,能有如此多的美誉、如此高的美誉度,何尝不是一种奇迹?
登临层峦叠嶂的贤山山顶,极目远眺满城新景,高耸的楼宇、雅致的住宅、通达的道路都化作水墨丹青中的笔笔勾勒、几重渲染;信步落日临水的南湾湖畔,晚霞柔和,湖水澄澈,空气中弥漫着湿润微凉,几艘游艇从远处快速驶过,泛起层层金色浪花……置身信阳这座山水之城,似乎只要一转身,就能与美不期而遇。
信阳之美 美不胜收
信阳之美,美在生态。在中国版图上,河南信阳处于中国五个重要分界上——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长江与淮河的流域分界、桐柏山与大别山的山脉分界,以及河南、湖北和安徽的三省交界。大别山绵延起伏横贯信阳南部,淮河逶迤东去横穿信阳北部。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造就了信阳“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环境特征,是体验山水田园生活、享受清新阳光空气、休闲养生度假的目的地。近年来,信阳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3/4以上,森林覆盖率达34.4%,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信阳境内河流众多,拥有各类水库895座,总库容4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库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水环境质量和空气环境质量全省最佳。
信阳之美,美在文化。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著名的书法之乡、歌舞之乡和中原侨乡,是姓氏之根和客家人祖籍地,素有闽台祖地之称。著名避暑胜地鸡公山拥有上世纪初期23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别墅300余幢,被誉为“中外建筑博览馆”。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