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法院审判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法院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对法院的期望越来越高,法院、法官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法院公正司法的水平、提高司法公信力成为法院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五个能力”建设的提出,为法院工作指出了方向。
着力提升法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对此,我们坚持公正司法,树立司法权威。要加强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进一步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思想,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手中的审判权最终会沦落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转变作风。组织法官认真学习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并落实到日常审判工作中。要转变工作态度。坚决杜绝生硬、冷淡、蛮横、粗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不厌烦、不推托、不敷衍。要提升服务质量。标准要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适用标准,统一尺度。程序要公开,坚持程序公开透明,落实法律赋予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能够监督司法的过程,增强群众对法官的信任感、认同感。结果要公正,只有结果公正,群众才能信服,才能彰显法律的权威。要树立形象。加强内部审判监督,通过审判流程上网,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监督的工作模式,强化对审判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促进案件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认真开展“案件大评查”活动,强化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案件质量不高的法官,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直至调离审判岗位。
着力提升法官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加舆论的正能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更容易把法院工作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起普通的案件,可能在网上掀起一场舆论风暴,甚至诱发社会危机。对此,我们坚持能动司法,服务发展大局。加强对现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把握,面对社会和媒体的关切,不能躲、不能压、不能瞒,必须以认真负责和真诚谦和的态度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密切注意网络动态,广泛收集舆情信息,认真处理网民提出的意见,做到有回应、有落实。
着力提升法官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以信息化引领法院工作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法院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加强司法管理、提高司法水平、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廉洁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坚持阳光司法,满足人民期待。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和庭审“三同步、两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创新公开有效形式,落实旁听制度,提高审判工作透明度。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团制度,建立500人的人民陪审团成员库,随机抽取部分人员参与庭审,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坚持科技强院工作方针,根据实际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着力提升法官群众工作能力,把司法过程变成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对此,我们坚持和谐司法,化解社会纠纷。大力推进巡回法庭、假日法庭、社区法庭、专业法庭、便民卡、便民小黑板等举措,方便群众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深入开展“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百名法官进百家企业”、“百名法官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下基层、进社区、入农户,实地走访,了解民情民意,上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大力推进社会法庭工作,制定社会法庭受案范围、调解程序等各项规范制度,推动社会法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让社会法庭成为民间纠纷的消化器。
着力提升法官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此,我们坚持廉洁司法,树立法院形象。突出健全完善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真正筑牢不敢违、不愿违、不必违、不能违的制度防线,把审判权装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坚决杜绝干警在廉政教育方面的模糊认识,把廉政教育当做应形势、走过场,产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落实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开展亲情助廉活动,争取干警亲属的理解和帮助,加强对干警的廉洁监督不留时间、不留死角,共同筑起廉政防火墙;认真开展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干警扎根基层、永葆忠诚、服务群众;认真开展“除骄横、除冷漠、除懈怠、除私情、除贪腐”专项活动,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教育引导干警瞄准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着力把“五个能力”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把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规划的美好蓝图照进现实审判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