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2013年下半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势分析与判断》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相对较快,正在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产业创新步伐加快,部分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龙头企业、技术平台和产业基地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关键技术突破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凸显。

产业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与所在区域的传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特征密切相关,一旦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将有利于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展和竞争力地提升。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两个核心,分别是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新能源产业方面,环渤海区域聚集了我国30%左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60%的光伏企业,而西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和核电装备制造基地,西北地区集聚了我国90%以上的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以上产业发展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将会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后发地区很难形成大的格局改变。因此可以预计,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集聚发展效应还将进一步强化。

部分领域政策帮扶效果不明显

2013年上半年,各部委相继出台诸多利好政策,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计划》,明确了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内涵进一步细化。

不过也要看到,由于政策切入点尚处于探索之中,部分政策效果还没有充分体现。例如,国家一直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但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进等原因,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植效果并不明显,在第二轮扶持政策未指定之前,部分企业表示即使接到订单,也不敢贸然生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自身良性循环并未实现。

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对于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赛迪智库建议,一是要积极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大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推动股权投资基金与企业上市的联动发展,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扶持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建立与证监会、证监局和证券协会的沟通机制,搭建企业上市服务绿色通道,促进企业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三是提高科技金融服务能力。以增强金融对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为核心,围绕初创期企业成长需求,设立投资引导基金,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力度。四是借助民间机构等力量,扶植发展一批诸如创新工场、车库咖啡之类的新兴产业孵化机构,提升产业发展的市场活力。

(据《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