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我们引种的红提、青提葡萄丰收啦!武汉、九江、信阳及周边市县的市场,都有我们的葡萄,每天供应量达万余斤,产品供不应求。”昨日,光山县孙铁铺镇陈大湾村万福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启旭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边指挥着雇工们往汽车上装葡萄,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万福家庭农场共有葡萄园460亩,由陈大湾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陈启旭、陈启伟兄弟投资兴建,2011年、2012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常德市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从山西省运城市农业局引种了红提、青提、夏黑、魏可等优质葡萄品种。其中,130亩红提、青提葡萄第三年就进入了采摘期。
到今年7月底,我市像万福家庭农场这样已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332家。
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从事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新型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我市一批从事粮食、蔬菜、茶叶、瓜果种植和畜禽养殖的专业大户快速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后,我市工商部门及时设立“绿色通道”,对开办家庭农场这一新兴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由农场主自主选择登记类型,放宽名称登记条件、免收登记费用,从注册登记、合同、商标、广告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3月4日,我市首家家庭农场——潢川川香家庭农场在潢川县工商局注册成功。
罗山县是我市唯一被农业部确定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该县农业局有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从经营模式来看,罗山县家庭农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一家庭农场型:完全靠一个家庭的主要成员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经营耕地面积一般在100亩至500亩;另外一种是合作型家庭农场:通过两个以上家庭农场联合,发展连片规模经营,一般规模较大。”
号称“河南粮王”的息县农民柳学友,称得上是我市最大的家庭农场主。早在10年前,他就承包了村里几十亩荒地。近几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柳学友的土地承包规模逐年扩大,如今已流转土地16000多亩,占息县全县耕地的百分之一,吸引了周边县市的六七十户农民加入他的农业合作社。在其家庭农场的管理团队里,妻子何明珍是河南十大种粮女状元,儿子柳林也是能操作各种农机的好帮手,还有一名大学生和十多名长期招用的农民工,农忙时节还要临时请来更多的“天工”。昨日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家流转的一万多亩耕地过去主要种植优质有机小麦和玉米,近年来发展了大面积的红高粱,并和几家大酒厂签订定向种植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