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俊

在位于平桥城区东南部城郊、距信阳市主城区约15公里的最美乡村——郝堂村,一条弯弯的山道好似彩练一般,缠绕在这片青山秀水之中,道路两旁的波斯菊竞相开放,争芳斗艳,人在花中走,犹如画中游。

于今年6月初建成投用的这条山道,又称自行车慢行“绿道”(“绿道”是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具有生态、旅游、社会文化和经济四个方面的功能),全长33.9公里,为郝堂村循环观光慢行道路,也是我省首条农村“绿道”。

郝堂村为平桥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实验村,是北京绿十字生态文明传播中心主任孙君在全国推行的十个生态文明新村之一。近年来,平桥区按照“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念,倾力将郝堂村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生态文明新村。为规划建设好这条“绿道”,凸显豫南民居风情特色,该区组织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对“绿道”线路走向多方论证,秉承“因地制宜、因形就势、生态自然”的原则,科学利用村道、果园、茶山,沿山边、路边、水边蜿蜒穿行,遇树绕路、遇村绕道、遇水搭桥,使“绿道”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协调,与健身、休闲、观光的功能相一致,让游客游走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尽享大自然的乡土气息和乡村美景。同时,引导、支持当地农民搞活农村经济,通过开设茶馆、旅馆、农家乐、农特产品市场及发展乡村游等旅游项目,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如今,这条“绿道”投用,正逐渐成为倡导市民“慢生活”之道、观光休闲健身之道、郝堂村发展旅游经济之道和农民增收财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