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亮

去年以来,市委发出“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号召,把发展工业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来抓,这确实是抓住了信阳加快发展的牛鼻子,掌握了信阳走向富强的方向盘。

人们知道,18世纪以轻工业为主体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重要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将人类社会带入纺织和蒸汽时代;19世纪下半叶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和钢铁时代;而二战之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生物克隆、航天科技应运而生,人类社会步入了现代科技和信息时代。短短300多年,因工业的发展和引领,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用不到400年的时间,走过了祖先们数千年不能逾越的沟坎。工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不可替代的巨大动力。

曾几何时,国人常以自己“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历史而自豪,而农耕文明更是可以上溯到8000年以前。只可惜这种在先人修史写志、今人著书立说中沾沾自喜的悠久历史,演进得是何其艰辛、何其苦涩,又是何等缓慢。及至两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人的航母游弋在蓝色的大洋,火箭飞上万里太空之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泱泱中华,还在吱吱扭扭的独轮车上艰难蹒跚,在轻风细浪的扁舟中渔歌唱晚。工业,在上至朝廷达官、下至民间草根心目中,似乎仍只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朦胧如水中月、雾中花般的陌生概念。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夷人们的一舰一炮就能打破几十代王朝苦心封闭了2000多年的国门;也很容易读懂弹丸之地的倭国怎能够那么轻易地把血红的太阳旗高悬在六朝古都的金陵城。

不搞工业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必然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今人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30年的改革开放,有一个深含哲理的论断广为人知: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信阳,以什么样的思路决定自己的出路,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信阳走出围城,驶入发展、崛起的高铁道,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锋,这至关重要。记得早在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一些有识之士曾提出过“工业强市”的口号,这其实已触摸到了信阳强身健体的命脉,但遗憾的是,这声音那么微弱并最终喑哑,结果只是对信阳发展的生命线轻轻“触摸”了一下而已,并未真正握住。“工业强市”化作一颗美丽的彗星,在大别长淮的天空上一划而过,转瞬即去。20年弹指一挥间,当沿海城市和省内洛阳、许昌、新乡、安阳等把工业抓得火花四射、风生水起,一个个靠电子、机械养得人高马大、膘肥体壮、富得流油之时,信阳却还蜗居在传统农业的井田里,为打扫城市卫生的几张毛票而愁眉苦脸、精打细算。对此,有人归结为信阳人思想不解放,其实,这无非是自我解嘲、文过饰非而已,因为连“思想”都没有,又何谈“解放”?

历史已毋庸置疑地证明,工业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阵地。无论是三化协调,还是四化同步,最根本的是工业的现代化。工业是信阳的短板和软肋,人们耳熟能详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信阳能否迅速崛起,不是取决于被我们长期引以为自豪的传统农业或其它产业,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子──工业。

同沿海和省内一些兄弟市相比,信阳发展工业,已经错过了20年至30年的黄金期,面对历史恩惠于内地人的沿海产业转移大潮,我们再不能立岸观水、作路人过客了,必须勇立潮头,张开双臂,发挥前沿、生态、民智三大优势,全方位地承接这汹涌而来却又将稍纵即逝的大转移、大机遇,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信阳工业的大跨越、大发展。

“朝闻道,夕死可矣”。淮上风雨百千年,申人今已醒!今天,当我们已欣喜地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抓工业的决策和决心,看到了信阳工业的未来和希望,正如看到清晨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那第一抹曙光之时,笔者有理由、更有信心秉笔而呼:信阳抓工业,再也不能晚、再也晚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