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 宋世枝

近年来,随着高产感病品种的大面积应用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我市水稻稻曲病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部分年份发病田块超过50%,轻者减产5%,重者减产30%。稻曲病在籼稻和粳稻上都有发生,成为我市实现水稻进一步高产优质的障碍。

稻曲病病原菌为稻绿核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病菌在气温24℃~32℃发育良好,26℃~28℃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稻曲病在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造成谷粒发病形成稻曲。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会加重病害发生。我市立秋前后多有降雨,存在稻曲病较重发生的气候条件。

稻曲病防治必须采取提前药剂预防,一旦发病则再防治无效。预防方法是在破口期前5天~7天每亩用150克纹曲克星或爱苗20毫升兑水35公斤喷雾,见穗期再防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