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文
近年来,浉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了我区茶叶质量安全。
一是科学规划,在做优茶基地上下功夫。茶叶优质生产基地的建设是保障茶叶鲜叶原料质量的最佳途径。区委、区政府把“生态化”作为茶产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着力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化茶园。完善茶园生态系统、交通系统、灌溉系统,建设一批精品示范园、观光园、景观带,把茶基地建设成为现代标准化的茶叶示范园和生态观光茶园,全面打造“生态茶乡,秀美浉河”。
二是规范标准,在茶园管理上下功夫。对新建茶园、老茶园全面建设人工立体茶园生态系统,严格按照《浉河区生态有机茶园种植管理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禁止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进茶园。提倡和鼓励茶园套种花木,林茶间作,鼓励栽种名贵树木。规范标准,加强茶园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肥水等田间管理。通过“十万茶农大培训”工程,开展茶园有机肥应用及施肥新技术推广,“田改茶园”绿肥种植技术推广,“山地茶园”林茶间作技术,茶叶生物治虫技术推广,把茶园打造成为推广茶园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茶园防冻抗旱等技术的示范带。
三是转型升级,在清洁化加工上下功夫。从厂房、机械、生产流程进行统一标准设计,广泛推广以茶叶筛选机、茶叶揉捻机、茶叶杀青机、茶叶炒条机等为主的茶叶制作机械。实现茶叶的生产初制加工由“散、乱、小、低”的农户个体,向茶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工转型过渡,着力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清洁化水平。同时,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三品一标”工作,积极扶持企业申报QS认证,支持茶企叶做好GAP、HACCP和ISO9000质量认证工作,切实对茶叶采摘到制成茶产品整个过程的茶叶质量监控,确保质量安全。
四是完善体系,在质量追溯上下功夫。按照茶叶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关规范,建立茶叶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施标识管理,在包装上张贴茶叶原料信息标志,标志信息包括茶叶产地、采摘日期、加工时间、茶树品种、投入品登记、源头检测记录、加工企业、从业人员、成品茶检测记录、包装时间、经销网点等内容。一旦茶叶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可以追溯到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追究有关责任人,并责令有关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五是严格把关,在样品检测上下功夫。定期和不定期对种植大户、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的茶叶原料质量和成品茶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在茶叶原料质量检测方面,重点是抓好茶叶源头检测体系的建设,对农药经营单位和农药田间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控制茶叶农药残留,建立茶园农残监测点,推广茶叶农残速测技术,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残项目进行检测。并做到鲜叶进厂分级验收,毛茶收购源头检测。在成品茶产品质量检测方面,要求茶厂必须配备茶叶农药残留和卫生质量检测设备,完善产品出厂检测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遐迩闻名的“安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