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霞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全国首批600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目前,全国已有80多家机关单位和学校在该馆挂牌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唱响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主旋律,突破传统的陈展方法和手段,探索和开辟社会教育新途径,参观的人数剧增,每年接待前来接受教育的观众达6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唱响社会教育服务的主旋律
革命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前沿阵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名为“风云大别山”,展示了根据地的创建与统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直到迎来全国革命的胜利这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鄂豫皖革命斗争史就是一部生动而又丰富的教科书。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展厅按时间顺序,以史为线索,重点反映鄂豫皖苏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博物馆在弘扬大别山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满足大众心理需求,拓展社会教育服务领域
大别山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在主展馆的后山上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5440平方米、具有很高陈展技术水平、教育服务功能齐全的专题展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分为六个展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9位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观众群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大众化、平民化趋势。将帅馆改变过去陈展形式和手段单一、陈展内容单调和枯燥的陈展模式,运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地打动和感染观众。在二楼设立的观众留言台、将军资料查询处、多功能影视厅,大大激发了观众互动兴趣。
三、发挥国防教育基地优势, 开辟社会教育服务特区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博物馆在英雄山入口广场和南侧开辟了兵器园。
英雄山入口广场停放有广州军区捐赠的坦克两辆,济南军区捐赠的坦克、高射炮、加农炮;南侧陈展有空军司令部捐赠的飞机,济南军区捐赠的飞机、坦克、高射炮等。每件展品前都竖有说明牌,对所展兵器的性能、技术参数等予以介绍。兵器园适合孩子们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实现了和兵器的零距离接触,激活了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兵器园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参观学习作用。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营造社会教育服务环境
新县县委、县政府投资700多万元,建成了英雄山“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园。主题雕塑高21米,喻示着1926年新县第一个党小组诞生至1947年新县人民政府成立;21年间这块红色土地上革命斗争如火如荼,连绵不断,火种不灭,红旗不倒。整个英雄山融红色文化、绿色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休闲、娱乐。在这样环境优美的社会教育空间里,达到了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