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昌

郝堂,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距信阳市区三十华里,两年前还鲜为人知。年初一篇“图文并茂”的《郝堂:画家画出的小村》,郝堂一夜之间闻名遐迩了。

刚过四月,郝堂就迫不及待地掀开了少女的面纱。蓝天白云下,山峦起伏,远山含黛,绿荫滴翠,清新的田野间,秧苗青青,荷叶田田,满口吸入呼出的都是栀子花香。蜿蜒曲折的小柏油路两边,芦苇塘、波斯菊、金银花,更多的是些不知名的闲花野草,争宠着路人的余光。

五月初的郝堂,开始了清新自然,旷心怡人的最美时光,处子之静、村姑之美,年复一年的就这么来了,去了。而今年的五月初,郝堂成了沸腾的山庄。

在端午节被国家法定为国家节日的第五个年头,今年的端午节实际上是从午三开始的,郝堂的民俗文化周也从这天开始。

这是郝堂村第一次办村节。

这天一大早,一阵大风,一场急雨过后,郝堂的天空被洗得更蓝,空气更清凉。不到九点,穿着休闲随意的时尚男女,打着花花绿绿的雨伞,从四面八方像鱼儿一样游到郝堂村新 小学的大操场上。这里有场郝堂村自办的“民俗文化周”活动要开幕。

快到10时的时候,一位衣着朴素大方留着齐耳短发体态健壮形似郎平的中年妇女,走到场中央,拿着话筒,当起了主持人,她是郝堂村的“村长”胡静。最先上台致欢迎辞的是头发灰白身材中等人挺健旺的胖老头,他是村党支部书记曹纪良,人人都叫他老曹,老曹操着一口地道的家乡话笑迎四面八方来客。随后马街书会状元邢玉秋女士代表客串演员,边说边唱致答谢词,最后一个精瘦矍铄的老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传承人肖店乡村民吴和平宣布活动开幕。仪式简短只有十来分钟。

大部分时间留给了民间艺术家。你看,舞龙玩狮的,闪腾自如;高跷旱船的,惊险滑稽;魔术变脸的,迷人叹奇;花挑舞扇的,撩人痴迷……小小的山村,十八路神仙下凡,十八般武艺竞技,小小的舞台成了村民狂欢的新天地,小小村落传统的节日成了山村的狂欢节。狂欢的队伍又沿着乡村小道“踩街”了,“街”两旁是当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现场展示的都是本地的泥塑、剪纸、石雕、烙画、戏曲服装、皮影戏行头、大鼓书道具等民俗艺术作品,有的还结合本地的亡羊补牢、闻鸡起舞、千年古井、跑马岭等民间传说,演绎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豫南民间美食盘鳝煲、憋胡子、热干面、勺子馍、豆腐折……人人可以大快朵颐。田野间,人工车水、木盆采莲,院落里手工炒茶、蒙眼推磨、打糍粑、制泥陶……

这些活动连办一周,一周里附近慕名前来的人大都能一饱眼福、耳福和口福,闲逛中还可以领略一番小乡村民居改造的样本。比如三号院的土墙茅屋,拙朴灵动,古旧时尚,这些矛盾在“画坛怪人”孙君老师画笔下成了和谐一家。建在污水处理池上的茶室岸芷轩和小学校的尿粪分离式环保公厕,把脏的、臭的环境变成了休憩、观赏的新宠物,这是来自台湾的“设计大师”谢英俊先生现代建筑的点缀。含苞欲放的荷塘、苍老遒劲的河柳、随风摇曳的山竹,河边水凼里一蔸蔸再力花、一丛丛芦苇、一坡坡野草,家家房前屋后散漫错落的黄檀香椿石榴木瓜柿树藤萝野草,这是“园林痴人”鲍国志老师的点金之作。还有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的残砖旧瓦、朽木奇石,这些原本建筑垃圾的废物被“建筑匠人”李开良收购并分类,废物利用倍增了价值,再生了活力,厚重了沧桑。

郝堂的民俗文化周也不全是俗的和土的。郝堂书画美术展就是文化活动周的一场重头戏,新学校操场边红星大堰边是一座色调灰白,徽派与豫南民居混搭风格的两层小楼,这是正在筹建的“叶楠白桦文学馆”,现在临时布置了五花八门的书画作品,其中有八十多岁农家老汉的书法,也有懵懂孩子的信手涂鸦,有像模像样的山水画,也有村妇们精心描绘的工笔,除了来过郝堂如顾骧、侯宗宾等大家的作品外,大都是自娱自乐的写意画。郝堂村入口那块村牌和郝堂宏伟小学那块匾牌都是老曹书写的,行家看后,都追问着老曹是谁呢?

端午节这天,“美丽乡村全国捷安特赛车嘉年华”自行车比赛就在山村绿道上举行。来自河南、广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六省及国外友人500余自行车爱好者和“驴友”分男子山地大众组、男子山地精英组、女子山地组进行了一天的角逐。这场比赛没有什么现场直播,但对于山村的震撼是巨大的。是谁把这么多的自行车高手云集在郝堂村的山间小道一决雌雄呢?那天路边的观众过万人,路边的丛林里到处是人头攒动。

五月初的郝堂真是火了。这几天,家家户户从早到晚都是炊烟袅袅,客人不断,更不要说龙潭茶人家、郝氏家园、好日子、乡里湘味等农家饭庄都是一桌难求了。村路街道上游人不断、歌声不断、笑语不断,一下让原著村民忧虑起来,郝堂老是这样热闹怎么办?还能有静如处子的时候吗?

五月初的郝堂是有点不正常。像炸了窝的蜂群哄哄一片,让人措手不及、应接不暇。村民和客人都清楚的是郝堂还是郝堂,郝堂永远是农村,她是否在佐证王继军书记一句话“农村是有价值的、农民是有尊严的、农业是有前途的”呢?

没谁去刻意证明什么,村民们总会说六七八九月的郝堂才是最美的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