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青
餐馆里用的是不是地沟油?厨师做菜讲不讲卫生?6月27日,作为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最后一项活动,广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邀请社区居民代表走进南宁部分餐馆的后厨,看看外出就餐到底放不放心。尽管参观的餐饮企业很卫生,看着也放心,但是,一路参观下来,一些市民还是觉得不放心,因为这些原料是否真的安全,有没有重金属超标,有没有高毒农药残留,有没有非法添加,有没有掺杂使假,消费者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据《南国早报》)
如今,面对食品安全的普遍掺杂使假和严峻态势,市民对食品安全不满足于“样板示范”和表面安全,市民的多疑和“疑神疑鬼”,也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应激反应,市民的较真、追根溯源和穷追不舍的谨慎心理,对食品安全监管也是一种心理倒逼。从这一点来说,市民的“看着放心,不等于吃着放心”的推理不无道理,更是一种食品安全的监管推动力。
如今在增加食品安全透明度上,不少的餐饮机构颇费心思,有的在门口挂上液晶电视,播放的是后厨的实时监控画面;有的餐馆把当天所有食材的采购记录放在大堂任顾客翻看;有的干脆将后厨设置在前厅,为的就是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全饮食。但是,这样做的餐馆显然是自我加压,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是道德自律,要这样就得付出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经营成本,更多的餐馆不愿意这样做,树立个别的“先进样板”容易,但是如何监管那些更多的、小的以及不愿意“透明”经营的餐馆,才是更重要和更迫切的当务之急。
如今,食品安全生产是一个安全链,从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和遗漏,餐饮消费仅仅是最终端的环节。即使餐馆完全按照食品安全的规范和要求操作,但是却在其他环节出现了土壤污染、农药残留、掺杂使假和假冒伪劣等问题,仅仅有“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和规范,显然只是锦上添花。
餐馆后厨的“看着放心”,纵然也眼见为实,但是却不一定吃的安全和放心,这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是一种提醒和督促。如果更多的食品安全监管不满足于肉眼所见,而是本着为食品安全科学负责的态度,多从自身专业的角度来审视食品安全安全问题,多用科学的检测过程和数据结果说话,多给消费者以官方检测的权威感和公信力,让消费者不仅看着放心,而且吃着也真正的坦然和放心。
消费者需要透明的后厨,也需要透明的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和销售。不仅想到后厨参观,更想到更多的食品生产基地、企业等机构去参观和监督。食品全方位的安全才是真安全,这就要靠每一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者切实履行监督的职责,不敷衍,不走形式,不推卸责任,形成合力,不顾此失彼,来个食品安全监管的“大合唱”,相互促进,有机互动,形成整体推进,让消费者的餐桌安全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