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小龙)在对我市工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6月26日下午,“助力信阳工业发展”专家座谈会召开。来自北京、省内的16位专家和市领导郭瑞民、王道云、刘国栋、焦豫汝、杨慧中、董进才等出席会议。
座谈会从下午3点一直开到晚上7点40分。在市委书记郭瑞民的提议下,简单的自助餐后,座谈会继续召开。
会上,专家们结合两天来在信阳的参观考察情况先后发言,为信阳工业发展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认为,信阳发展工业有机遇、有优势、有条件,亮点很多,全市上下思路清晰、干劲十足。同时,也指出当前信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导产业不够强、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等问题,并提出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建议,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制定信阳工业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直言不讳地说,信阳工业还存在“小”、“散”、“低”的问题。他建议,把握工业发展阶段,整体推进工业发展,重点突出2-3个特色产业,注重产业链条的打造,要为产业转型升级留足空间,发展工业的目的要多元化。作为物流业专家,他还对信阳物流产业的定位、物流产业规划提出了建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说,信阳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今后要在优环境、选方向、育集群、抓龙头、引人才、重服务等方面下工夫。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严光文建议在引进电子信息企业时,一要看品牌,二要看企业有无持续创新能力,三要看企业是否已经融入国际化发展,四要看注重企业的差异化。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孔安、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淑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海等专家还分别就信阳发展新型建材业、国际家居产业小镇建设、农产品与产业集聚、知识人才密集型产业建设、探索信阳工业后发优势、提升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专家们切中信阳工业发展实际,讲得客观实在,市领导和其他与会人员边听边记,感悟颇深。
市委书记郭瑞民在讲话中诚挚地感谢专家们对信阳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他说,近年来,信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以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信阳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型的关键阶段,这次专家们集中研讨,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对信阳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工业化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认真梳理和消化,把专家的意见转化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具体措施,努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信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郭瑞民强调,一要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信阳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个时期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主要任务。信阳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面临着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难得机遇。如果利用好优势,抢抓住机遇,信阳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大加快工业化进程。我们一定要明确目标,坚定决心和信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克难攻坚,打一场发展工业的漂亮仗。二要认真完善提升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搞好规划,弄清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是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规划上下了很大工夫,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我们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必须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须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