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价格战,一年一度审美疲劳,今年的气氛尤显冷淡。截至日前,在南都经济官方微博发起的“6·18电商大战真便宜还是假实惠”中,37%的参与者投给了“根本不关注,都是商家宣传而已”这一选项。
电商价格战两大主角,京东和苏宁力求做大营业额争取上市无可厚非。但电商大战开锣,互联网营销的费用自然上涨,被吞噬净利润的其他企业又将如何求生存?
乱中圈地,经过连续几年的价格战,各大电商已经累积了不少经验,从营造轰轰烈烈的场面、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法、供应商的或招安或威胁……各种手法都已了然于胸。
但与此同时,消费者甄别促销猫腻的能力也在提升。先涨价再促销、订单无法生成、低价商品断货等手段,再也难以忽悠消费者。
因此今年的这场价格战,参战的电商虽然越来越多,从天猫、京东、当当等传统参与者,拓展至唯品会、聚美优品等新丁,但气氛却让人感觉冷冷清清,仿若一场独角戏。
参与价格战的供应商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受到去年电商价格战被监管部门查处,以及今年电商普遍追求盈利的压力,在自营业务上降价的幅度有限。“受此影响,关注度急剧下降,消费意愿减少,就连真降价的平台卖家也没有捞到好处。”
(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