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 旭

大别山的六月,南风劲吹,金黄麦浪滚动着丰收的喜悦,也传送着红红火火的廉政文化喜讯——

6月18日至19日,河南省“走基层 扬清风”采访团千里挺进,在大别山红廉文化苑举办启动仪式并开展采访活动,人民日报河南分社、新华社河南分社、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的记者零距离感受如火如荼的“清风大别山”廉政文化。

大别山红廉文化苑开馆迎宾。气势雄浑、大气简约的大别山剪影背景,烘托出345幅山川风物、历史人物图景,总揽江淮三千年廉政名典,察古鉴今,向风慕义,烛照未来,使人灵魂震撼。

两件镇馆之宝首次现身:《清风大别山》水墨长卷,长16米,宽1.5米,大别山的浩然正气、千年廉吏的巍然风骨,扑面而来;十多米长的《千“廉”书卷》,荟萃古今书法名家和信阳六百多位书法爱好者的“廉”字墨宝,千种风格,相映生辉,“廉”风劲吹……

红廉同脉铸廉魂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旗帜竖呀竖起来……”走进信阳,大街小巷飞扬的红歌,让人忆起革命志士的热血大义,壁立千仞。

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红廉文化馆,采访团记者深切感受到红廉同脉的精神内涵。

“山林岩洞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这是陈展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红廉文化馆的红色歌谣。在“先烈忠魂”展厅,“红管家” 郑位三吃糠咽菜、苏区检察官蔡申熙受伤让粥等俭朴事迹,令人心潮起伏。一位来这里重温入党誓词的青年人说:“到了这里,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清廉为民的革命本色,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个好传统不能丢。”

“在新县,这样的红廉文化馆有两个。”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国栋介绍,“在全市,可不止两个,而是一群,(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