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2013年6月19日,信阳市羊山新区10周岁了!

十年磨砺,化蛹为蝶,蛇蜕龙变。

弹指一挥间,在广大建设者的辛勤耕耘下,羊山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蓝图到现实,从城市边缘地带到信阳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从荒芜之地到信阳城市的脊梁、魅力的窗口、创新的高地、惠民的标杆、投资的热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城市是一本书,承载着历史,开启着未来,也清晰地记录着奋斗和发展的足迹。10年来,羊山新区在奔涌的时代大潮下经历了一场怎样的历史性嬗变,在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又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站在新的起点,羊山新区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信阳市政府副秘书长、羊山新区党委书记、主任陈延虎。

记者:如今,不论是领导还是客商,不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凡是来过咱新区的人,都说咱新区很漂亮、很美丽,您认为咱新区美在什么地方?

陈延虎:自2003年6月19日开启建设大幕,这些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关爱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广大新区建设者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说多美还谈不上,说美,更多的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如果说美的话,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相对突出些:一是美在担当。众所周知,信阳是革命老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多,底子薄,要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建新区谈何容易。面对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潮,面对建设“双百”城市的重任,信阳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根据信阳地形地貌和专家建议,不仅决定在这片地方建设新区,而且一步步把蓝图变成现实,使当年荒山东岭放羊的好地方正在变成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好地方。

二是美在变化。10年来,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推进,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天天都有新变化,月月都有新进展,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如今百花园区域绽放了异彩,节点区域形成了规模,道路沿线凸显了形象,产业园区拉开了框架,十年建新区的目标正在实现,通过不断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把当年的荒芜地变成了今天的新城区,而随之悄悄改变的还有人们对信阳城市形象的评价。

三是美在和谐。新区建设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推进“人的城市化”作为根本方向。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新区引入了“森林都市”的理念,在起步区形成了“三大绿环”的独特景观结构;为方便群众生活,在城市核心地段拿出大片土地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公共活动场所;为妥善安置搬迁群众,新区探索出观念、居住、就业、社保四位一体的安置模式,同时始终如一地狠抓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四是美在未来。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最终只能是一座空城。近年来,我们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努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国际家居小镇、市级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茶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园区、北湖文化科技园区等六大园区的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框架。据测算,仅家居小镇全部建成后每年就可创造产值84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收入51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未来的新区,必将是一个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充满希望的城市。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