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特约记者 张 强 赵高峰
2013年6月19日,信阳市羊山新区10周岁了!
十年磨砺,化蛹为蝶,蛇蜕龙变。
弹指一挥间,在广大建设者的辛勤耕耘下,羊山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蓝图到现实,从城市边缘地带到信阳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从荒芜之地到信阳城市的脊梁、魅力的窗口、创新的高地、惠民的标杆、投资的热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城市是一本书,承载着历史,开启着未来,也清晰地记录着奋斗和发展的足迹。10年来,羊山新区在奔涌的时代大潮下经历一场怎样的历史性嬗变,在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又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站在新的起点,羊山新区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信阳市政府副秘书长、羊山新区党委书记、主任陈延虎。
记者:如今,不论是领导还是客商,不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凡是来过咱新区的人,都说咱新区很漂亮、很美丽,你认为咱新区美在什么地方?
陈延虎:自2003年6月19日开启建设大幕,这些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关爱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广大新区建设者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说多美还谈不上,说美,更多的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如果说美的话,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相对突出些:一是美在担当。众所周知,我们信阳是革命老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多,底子薄,要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建新区谈何容易。面对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潮,面对建设“双百”城市的重任,信阳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根据信阳地形地貌和专家建议,不仅决定在这片地方建设新区,而且一步步把蓝图变成现实,把当年荒山薄岭放羊的好地方正在变成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好地方。
二是美在变化。10年来,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推进,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天天都有新变化,月月都有新进展,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如今百花园区绽放了异彩,节点区域形成了规模,道路沿线凸显了形象,产业园区拉开了框架,十年成新城的目标正在实现,通过不断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把当年的荒芜地变成了今天的新城区,而随之一同悄悄改变的还有人们对我们信阳城市形象的评价。
三是美在和谐。新区建设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推进“人的城市化”作为根本方向。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新区引入了“森林都市”的理念,在起步区形成了“三大绿环”的独特景观结构;为方便群众生活,在城市核心地段拿出大片土地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公共活动场所;为妥善安置搬迁群众,新区探索出观念、居住、就业、社保四位一体的安置模式,同时始终如一地狠抓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四是美在未来。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最终只能是一座空城。近年来,我们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努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国际家居小镇、市级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茶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园区、北湖文化科技园区等六大园区的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框架,据测算,仅家居小镇全部建成后就可年创造产值840亿元以上的,实现税收收入51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未来的新区,必将是一个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充满希望的城市。
记者:自2008年接掌羊山,你在新区工作已有6个年头,回首这几年的发展历程,新区取得这些成绩的动力源自哪里?
陈延虎:这些年一路走来,新区能取得这些成绩,可以说来之不易,这其中饱含着关心和支持,浸透着心血和汗水,我感觉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第一、各方支持是基础。首先市委、市政府作为新区的“总设计师”,不仅决定建设新区,而且对新区规划建设充分授权,市“五大家”领导经常来新区检查指导、开现场办公会,不断为新区发展把脉、指向,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是市直部门大力支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为新区发展创造条件;其三是社会各界包括我们新闻界的朋友们都对新区发展给予了很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其四更离不开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数万搬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这样说,没有各方的关心、支持,新区一天也过不下去,更别说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借此机会,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区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辖区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科学谋划是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几年来,为进一步激发创业斗志,相继开展了“项目建设百日攻坚”、“项目建设服务年”、“执行力建设年”等活动,大干上半年、奋战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形成了大发展、快发展、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拉长产业短板,放大自身优势,实施错位发展,初步形成了六大园区的产业发展框架。通过科学谋划,谋出了思路,谋出了激情,也谋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三、不断创新是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破解难题。为破解建设资金瓶颈,不断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向市场要钱,招商修大道、盖新村、建学校、搞土地整理;为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提高公文运转效率,在全市党政机关率先使用了网上办公系统;为加强对征地搬迁安置档案的管理,建立了电子数据平台;为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建立了分包推进、全程代办、打捆收费、直通车等制度。可以说,创新在新区无处不在,通过不断创新,创出了新能量,创出了新经验,也创出了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四、勇于担当是保证。只有勇于担当,才能攻克难关。征地搬迁困难大,不计得失、不分昼夜,深入群众家中宣传政策、促膝交谈;项目建设任务重,在干中学、学中干,跑前跑后,争当优秀服务员;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瞄准目标,紧盯不放,寓理于情,不断引来新资源;私搭乱建矛盾突出,齐心协力,不怕艰险,冲锋在前。通过勇于担当,担出了形象,担出了荣誉,也担出了快速发展的好形势。
第五、实干实效是根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年,到征地搬迁现场去、到项目建设工地去、到招商引资前沿去、到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去,是新区干部说的最多的。我们各级干部不怕条件艰苦、不怕建设辛苦、不怕矛盾复杂,在一线开展工作、解决难题、提升能力。通过苦干、实干、拼命干,干出了成绩,干出了自信,也干出了跨越发展的好态势。
记者:羊山新区的成就有目共睹,经验弥足珍贵,但目前还存在着哪些突出问题?
陈延虎:看到成绩,可以增添动力;正视问题,更能激发斗志。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建成入驻的项目还不太多,城市功能还不太完善,人气商气的集聚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产业发展框架虽已形成,但发展壮大还需一个较长过程,辐射带动效应还不明显;三是面对国家政策调整,征地搬迁推进艰难,对建设的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四是快速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叠加,老问题与新矛盾交织,维稳的压力还很大;五是少数干部责任意识淡化,创业激情减退,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清醒认识、科学把握,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记者: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站在新的起点,羊山新区该如何突围?
陈延虎:过去10年,我们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新的10年,我们要在更高水平上开启新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展望新区的未来,虽然问题不少、困难很大,甚至可能荆棘遍地,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突出重点、合力攻坚,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何况我们还有不少难得的机遇。比如,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比如省里把新区作为信阳市总体城市布局的四个单元之一,建设行政中心商务区的机遇。再如,省里批准了将家居小镇纳入信阳市产业集聚区羊山片区的扩区方案,市里决定把凡是家居小镇规划涉及到的区域全部调整、划归小镇统一建设管理的机遇等等。
推进“人的城市化”是推进城市化的核心,做大产业是做大城市的根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加艰巨的发展任务,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区工作会上,我们乘势而上,蓄势而进,适时做出了实施二次创业、建设六大园区的决定,就是要持续创业的精神和激情,把建城市与兴产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提升新区实力,努力走好产城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子。一是建设国际家居小镇,打造中原经济区家居产业示范基地;二是建设市级商务中心区,打造信阳综合服务中心;三是建设特色商业区,打造信阳现代商贸物流枢纽;四是建设茶产业集聚区,打造休闲茶都名片;五是建设职业教育园区,打造信阳智力人才高地;六是建设北湖文化科技园区,打造山水信阳经典。六大园区规划建设,坚持功能集合构建,企业集中布局,空间要素集约利用,工业、商业、物流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将为新区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记者:最后,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新区的愿景吗?
陈延虎:我们中国人有中国梦,我们河南人有中原梦,我们新区人也有新区梦。我们的梦想就是,早日把新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中心城区,为把我市建成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更大责任、提供强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