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在小贩与城管之间,经常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久而久之,摩擦乃至暴力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而最后的矛头都会指向执法的城管。当越来越多的城管都无法承受执法过程中的“感情煎熬”和社会指责之时,制度的无动于衷就会让人感到更为寒心。如果刻意追求城市整洁的管理理念不变,就会让同属弱者的城管执法队员和商贩成为互相伤害的对手,而对于双方来说,这一切都是他们无法承受的“苦难”之重。
城管执法为人民,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为什么一些好事却变得让人感到难以接受?而商贩为何明知乱摆乱放影响市容却又故意违犯?官民矛盾越演越烈执法困局如何破解?“下跪还礼”的做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案例:在济南某地,当城管要对一位年轻女商贩的经营物品进行扣留时,双方争执起来。争执中女商贩抱着孩子给城管下跪,见状,城管人员也向女商贩跪了下去。”对此,下跪的城管人员表示,小贩给自己下跪,自己承受不起,只能下跪还礼。虽然“下跪还礼”等将“柔性执法”推向极致,可一旦脱离“下跪”的场景,其还要履行清理占道经营小贩的执法职责,矛盾依然迭起。
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说到底,首先是一个制度问题。一个地方,为了减少二者的冲突,应该建立起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建立起与制度配套的措施,实施人性化管理。其次,应该依照当地约定俗成的习俗,因地因时制宜,建立起小贩、市民、政府都能接受的,既美观又方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在皆大欢喜的和谐氛围中实现民本与执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