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使分散于多个规定中的监督措施得到集中增效和延伸运用,初步形成了权力运行过程的透明和可监督环境。

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纪委监察局在2012年对公务接待实行限额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公务接待工作“一限三定”模式,即对公务接待费限额管理,在公务接待中定地点、定标准、定责任,坚决遏制公务接待中的奢侈浪费行为。

在科学合理设定各单位接待费的限额标准后,市纪委监察局用“三定”规范操作,即定地点,公务接待原则上安排在机关“公务灶”,没有“公务灶”的,安排在单位定点餐馆;定标准,提出公务接待必须“用地方酒、吃信阳菜”,桌餐按“一人一菜”标准;定责任,严肃处理违反规定单位的主管领导和经办人员,对不履行应尽职责的定点餐馆,发现一次提醒、两次警告、三次取消定点资格。并强化财务管理,严格按照“三单一票”(派餐单、点菜单、会审会签单和原始发票)执行核销制度。

“一限三定”模式实施以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公务接待频次明显减少,接待费用明显下降。据统计,2012年全市公务接待费用较上年下降15.8%,市直87个财政预算单位节约公务接待1500多万元。

政风引导民风。全市100多家酒店在“倡导文明餐饮、拒绝奢侈浪费”感召下,也郑重承诺:“做好信阳菜、拒绝燕鲍翅”,“不做排场宴”,公务接待费用降下来了,私人请客吃饭也注意节约了。如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创新,惠及民生

纪检监察工作面向群众是不变的方向;反腐倡廉成果惠及民生是永恒的追求。有追求就要有创新。创新,始终贯穿于市纪委监察局的全部工作之中。重点是什么、典型有哪些、特色在哪里、落实怎么样“四问”工作法,让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职工日常有压力,工作有动力,做法求创新,目标追一流。

在乡镇一级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务监督服务中心、速查快办中心和基层廉政远程教育中心,这“五大中心”,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了。这是创新之举。

在全市217个乡镇(办事处)建立的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规范了乡镇财务管理。去年以来,全市“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共代理农村资金、资产5.4亿元,纠正不合规定事项15000多件,拒付不合规资金2600多万元,查处乡村两级违法违纪案件220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05人。便民服务中心,则采取“多点受理、一站服务、专人代理、多重监督”模式,通过“上门办、约办、协办、联办、督办”等多种服务方式,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群众办事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打造方便群众办事的绿色通道。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现象,市纪委监察局经过调查研究,在全市217个乡镇(办事处)建立“村务监督服务中心”。两年来,全市共举办培训班600多次,累计培训11500多人,为监委会成员提供工作指导和业务咨询6300多次,解决问题4200多个。速查快办中心,则促进了农村案件查办。截至目前,已速查快办信访案件160件,查结154件,处分62人,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通过基层廉政远程教育中心,为农民朋友播放廉政教育宣传片、反腐倡廉经典案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小故事和收听收看先进人物事迹报告等,加强农村廉政教育。截至目前,全市217个乡镇(办事处)共通过远程教育中心进行教育培训300多次,累计培训8085人,宣传廉政知识,树立廉政形象,提升了基层群众廉政监督意识,使廉洁自律和群众监督意识深入人心。

服务质量高与低,队伍素质是关键。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市纪委监察局创新教育形式和举措,在全系统开展“三比一防”(比学习、比工作、比形象和廉政风险防控)活动,涌现出一批“十佳学习标兵”、“十佳业务能手”、“十佳创新项目”和“十佳百优纪检监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