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芷伊 吴晓芳

“佛山城市形象差,我们要认这个账。”主政者诚恳认账。21世纪,区域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为城市的竞争,城市结构、城市生态、城市面貌、城市管理等将直接影响城市对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增长,影响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广州通过亚运会的提升,正在和佛山拉开距离,中山、珠海、东莞等城市形象近年也大为改善。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在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化的进程中,佛山就会失去竞争力。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向佛山建言,毗邻广州的佛山,不能只将自己定位成广州的“郊区”,仍旧是按着“城镇”的模式发展城市,21世纪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设起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和城市群,佛山在城市升级上有所作为,将更有利于增强整个广佛区域、珠三角区域的城市竞争力。

“作为南海人,我们往往拿广州来比,广州是大都市,我们这叫农村。上世纪80年代,狮山多是一片片的农田,我们村最早配置用来运粮食的农用卡车,有很多地方是开不进去的。十年之前,千灯湖也还是一片片稻田,全是一些乡间梗道。”南海狮山村民阿诚怎么也想不到,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繁荣的十年,佛山城市化步伐全面加速,城市的面貌得到这么大的变化。如今,狮山镇,成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所在地,工业化、城市化建设驶入全新的轨道,而千灯湖,广东金融产业高新区已现雏形,高楼林立,道路畅通,已俨然一座现代都市。

对于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之本的佛山,佛山城市由镇向城演进,最重要的命题则是解决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命题。以上两者,正在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上摸索着“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产城融合向宜居宜业理想之城迈进

产城互动,两者相辅相承,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又将决定这个城市的形象、环境与气质。在产业、城市、环境共融发展的理念下,佛山开启了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