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如今,在新媒体下,传者与受者的互动交流更加及时而活跃,“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检察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一员,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构,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无疑也融身于新媒体这片汪洋大海之中,而作为基层检察院,身居反腐查案一线,担负诉讼监督及维护一方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如何立足职能,应对这新媒体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正确面对和引导新媒体的舆情效应,正面宣传检察工作,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是作为基层检察院“一把手”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强化素质建设,着力提升检察队伍的执法公信力
新形势下,面对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新要求、新期待,检察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因此,检察干警必须具备更高的执法素养,才能适应时代的新潮流。首先要以班子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加强班子决策力,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二是突出榜样示范作用,增强班子向心力。三是抓好制度落实,增强班子战斗力。四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其次要努力提升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一是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培训。二是强化业务培训。三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四是与时俱进,强化对新的时期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促进干警进一步规范化执法办案。五是坚持从优待检。再次要强化管理机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二是强化执行力。三是规范执法办案流程,确保执法办案的正确性,保证干警在执法工作中不留“空档”,不出“底线”,不涉“雷区”。
二、着眼于“四个有利于”,正确把握检察工作发展的形象效应
检察工作的主题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其衡量的标准可以概括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有利于检察工作发展进步。首先要立足职能,大局服务,逐步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检察机关职能,理解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过程,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和形象。其次要遵循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基本规律。牢牢把握“突出重点、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效果”的要求,着力服务保障民生,集中精力突出查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惠农案件,严肃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等职务犯罪案件,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切实加大查办新类型职务犯罪力度,依法规范办案。再次要深入开展诉讼监督工作。一是落实和完善强化诉讼监督的工作机制。二是不断增强诉讼监督实效。注重抗诉、纠正违法、量刑建议、检察建议、查办职务犯罪等监督手段和方式的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增强监督效果。最后要完善工作机制,更加注重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严格落实党组信访工作月例会月通报、信访督查专员、点名接访制度、上下级检察院共同处理重大涉检信访案件等制度,完善重信重访案件公开听证、涉检信访终结机制,探索建立涉检信访救助基金,全面推进案件评查工作,从细处入手,把小事放大来做,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于基层,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积极构建社会和谐。
三、及时应对,努力掌控涉检舆情的正确导向
新形势下的新媒体,是一种无边界的媒体,面对舆情,如何应对,我认为不能堵塞,只能疏导,不能遮掩,只能公开。舆情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从正面看,太多的地方个案,经过网络的快速放大而有了处理结果,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从反面看,一是电子证据立法并不成熟,如何解决网络证据遭遇技术难题,亟待解决,不然查无实据。二是网络舆论缺乏正确导向,容易变为不法分子造谣诽谤的工具。三是人肉搜索导致侵犯隐私权,一旦与事实不符,不仅浪费司法资源,也会打扰被检举人的生活,损毁他们的名誉,而匿名检举人则逍遥法外。因此,对舆情的应对,一要积极应对,正确疏导。二要扬利化弊,为我所用。三要找准机遇,提升能力。在公开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把提升检察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对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培养和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建立,可有效提高一线检察干警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情研判引导能力、公开公正司法能力。